讀我的嘴唇:透明的新冠口罩緩解香港的溝通障礙

香港所有公共場所及大眾運輸工具強制戴口罩自2020年7月起以對抗 COVID-19 的傳播。

現在,香港嶺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透明口罩,他們稱這種口罩可以實現無障礙溝通。

這款口罩是藉助 3D 列印技術製作的,並不是第一個包含透明材質的口罩。但嘴上並沒有設置一個小透明窗口,而是完全透明的。

它的發展是為了幫助有聽力障礙的人,確保他們在說話時可以看到人們的嘴唇在移動。

低成本且可重複使用

這個想法的背後是該大學創業計劃主任Albert Ko博士。他和他的團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製作出可重複使用的透明口罩。

「設計這個的最初想法是幫助聽力受損的人能夠閱讀唇語,這樣他們就可以與人交流,」他解釋道。

窗戶的尺寸使其百分之百透明,因此人們“可以從側面、正面以及其他角度看到”,Ko博士說。

「這不僅與面罩的透明度有關,還與進入佩戴者臉部的光線量有關,這使得唇讀變得更加容易。而且,我認為這個口罩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實際上是一個防護口罩。它有一個 HEPA 過濾器,我們也正在開發第二代過濾器,該過濾器對 COVID-19 具有高度防護作用。

根據美聯社報道,Ko 博士的靈感來自隱形戰鬥機的幾何形狀,並結合多邊形設計和平坦表面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反射。

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個低成本的可更換顆粒空氣過濾器,只需每兩週更換一次。

也無需擔心呼吸困難:面罩內層採用防霧技術設計。

幫助聽障社區

Ko 博士表示,這個計畫超越了工程或技術的範疇,而是具有包容性。

「這是一個設計上的技術項目,但項目本身,利益本身,必須是人性的,與人合作,為人服務,」他說。

「這個想法是針對聽障人士,香港大約有10萬,即使他們都戴著這個,也沒有多大幫助。只有我們每個人,沒有聽力問題的人佩戴這款耳機,我們才能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社會。

對於 24 歲的 Christy Ting 來說,透明面罩讓她更容易閱讀唇語並捕捉臉部表情。她從小就有聽力障礙。

得益於這種新設計,理解一個人的意圖和情緒不再受到普通藍白外科口罩的阻礙。

「我認為這種新型全透明口罩可以讓你看到佩戴者的整個臉部,這比只有透明窗口的口罩更好,因為它只顯示臉部的一小部分,」她說。

面具的創造者認為,不僅教師、醫生、警察、輔導員和治療師等依賴語言和臉部表情的服務人員應該使用它,它還應該廣泛提供給每個人,以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

香港聾人福利會社工陳美玲告訴美聯社:“這款口罩可以幫助聽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更輕鬆地與他人溝通,例如看醫生、購物或去銀行。”

「我們希望這款口罩能夠促進無障礙溝通,向每個人傳達建構包容性社會的訊息」。

今年9月,團隊獲得MUSE設計獎概念設計金獎。

他們也在香港調試了一條生產線,希望第一批1萬個透明過濾口罩能在11月前上市,售價280港幣(30.93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