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是時尚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嗎?

尼古拉‧佩特森 (Nicolai Peitersen) 是維基工廠 (Wikifactory) 的共同創辦人,也是《道德經濟》(The Ethical Economy) 的作者。在這裡,他向我們展示了他對時尚數位化未來的看法。

多年來,快時尚產業一直受到密切關注。服裝的快速廉價生產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污染增加、廢水和材料廢棄物難以回收,有時甚至不可能回收。但勞工工廠工人的待遇也存在嚴重問題。

隨著時尚革命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是反思該行業已經取得的進步以及還有多少問題需要解決的最佳時機。

八年前,拉納廣場工廠倒塌,造成1,000多名工人不幸喪生,給整個產業敲響了警鐘。人們開始更多地思考他們的衣服來自哪裡、誰製造、數量多少以及在什麼條件下製造。許多活動和倡議都是在這場災難中誕生的,其中包括時尚革命週,它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努力,要求建立一個更公平、更安全的服裝產業。

儘管開展了這些宣傳活動,快時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預測,全球2029年快時尚產業價值將達430億美元(相較於 2019 年的 360 億),不斷增長的需求可能會給廉價勞動力帶來更大壓力。因此,許多大品牌提出了新的流程來改變或改善其生產模式,使其流程和業務可持續發展。

多年來,創新技術一直在顛覆該行業,但人們從未更清楚地看到,數位製造將在未來轉向更好的生產流程、材料和油墨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3D 列印等技術能夠創造客製化的東西,並且可持續地進行。它還可以回收更環保的材料。

如果品牌要改善商品的生產和分銷,這無疑是該行業必須繼續努力的方向。

引領數位趨勢的品牌

日本優衣庫和島精機等品牌正在使用數位製造技術來印製無縫整套服裝。維基工廠也推出了易於製造的綠色材料,無論是允許最小限度切割的樣品模組化切割、用廢棄橙子製成的可持續生態皮革,還是可穿戴技術配件。

現在,布料的設計是公開的,不需要版權或專利,因此上市時間大大加快。在 Wikifactory,我們有一個名為“Resilience”的項目,這是一種完全可定制的低成本 3D 列印服裝,您無需縫製一根線即可製作和定制合身的服裝。

我們還有一個名為 aNotherShoe 的項目,這是一款可下載的樂福鞋設計,無需昂貴的鞋楦或外包製造。

但我發現有趣的是對時尚界流失和變化的批評。我認為風格上的不斷創新是創造力、藝術和文化的體現。

我們現在需要做的不是減少創造力,而是讓時尚更永續。

為什麼創新和永續發展齊頭並進

永續發展不僅在創辦人和新創公司中越來越受歡迎。一些大型運動品牌,包括阿迪達斯、彪馬,以及巴西鞋履品牌Veja 和Cariuma,或ON(與羅傑·費德勒合作),正在開發令人驚嘆的新材料技術,用於透氣、合成和可持續的皮革。

例如,阿迪達斯採用蘑菇皮革製成的新款 Stan Smith Mylo 運動鞋提高了人們對植物皮革的認識。在高端領域,時尚產業正在簽署反對使用毛皮的承諾,我希望這會比 90 年代的類似活動產生更好的影響。

同時,Stella McCartney 的運動服系列在使用再生海洋塑膠方面具有開創性。在婚紗產業價值147億對於英國經濟來說,每年產生數千噸織物和塑膠廢物。

僅在紐約,就有 40,000 噸來自婚紗行業的廢料最終被填埋。

作為回應,總部位於紐約的年輕時裝品牌 Leanne Marshall 開發了一系列由其他禮服碎片製成的連身裙,打造出一個可持續且符合道德的時裝系列,同時仍採用手工製作。

我們最終致力於建立一個環境,​​讓您不再可以從內而外地將道德融入您的商業模式。

隨著越來越多有關惡劣工作條件的故事不斷湧現,加上對永續時尚的需求越來越大,無論大小的品牌都需要有更多的環保模式來吸引和留住客戶。也許它甚至為我們帶來了恢復時尚的希望,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隨季節變化的時尚,而是作為一種受讚賞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