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辮子禁令的解除,馬拉威的拉斯塔法裡教導兒童開始返校

馬拉維的拉斯塔法裡兒童在因頭髮問題被禁止上學十年後,將於下個月開始重返公立學校。

今年 3 月,該國高等法院命令教育部通知公立學校,必須在 6 月 30 日之前招收拉斯塔法裡教兒童。

現在已經向大約七千所學校發出了信件,通知校長將留辮子的孩子排除在教室之外的做法已被裁定違憲。

拉斯特法裡教是來自牙買加的亞伯拉罕宗教,強調以自然的方式生活,這種方式延伸到他們的頭髮。

在馬拉威和其他國家,拉斯特法裡教徒長期以來因教育政策而被邊緣化,該政策要求學生剪掉頭髮,以促進他們所說的學生之間的「統一」。

2020 年,馬拉威法院做出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迫使學校接受佩戴拉斯特法裡教頭飾的兒童;2020 年6 月,肯亞法院也對一個類似案件做出了裁決,禁止學校拒絕拉斯特法裡教導學習者。

全球髮型歧視

去年英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EHRC)警告學校不要懲罰留著自然非洲式髮型、辮子、玉米辮和辮子的學生。

在法國,一項法案將於秋季提交議會審議,以打擊「與頭髮質地、長度、顏色和款式相關的歧視」。

在此之前,法國航空一名黑人空服員阿布巴卡爾·特拉奧雷 (Aboubakar Traoré) 因辮子受到歧視,將雇主告上了工業法庭,並為此展開了長達 10 年的法律鬥爭。

去年11月,法國最高上訴法院做出了對特拉奧雷有利的判決,裁定該公司允許女性員工留辮子,因此不能合理地禁止男性員工留辮子。

大洋彼岸,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皇冠法案》,該法案代表為自然頭髮創造一個尊重和開放的世界,並於去年生效。

該法案禁止對頭髮的種族歧視,特別是與特定種族或民族血統相關的紋理或款式,如辮子、爆炸頭和辮子。

其他宗教符號

一些歐洲國家已經禁止罩袍、頭巾和麵紗。

2011年,法國成為第一個禁止在公共場合蒙面的國家,此前該國圍繞戴頭巾進行了數十年的爭論。

2021年,法國參議院(議會上院)也頗具爭議地投票支持禁止18歲以下女孩在公共場合戴頭巾。自2004年以來,法國學校就禁止穿著宗教服裝,包括頭巾。 2022 年 1 月,它更進一步,投票禁止在體育比賽中佩戴頭巾和其他「表面上的宗教符號」。

德國、比利時、荷蘭和丹麥等其他幾個國家也效法法國,頒布了自己的禁令、部分禁令和局部禁令。

瑞士也加入其中,並於 2021 年 3 月禁止了罩袍。

相比之下,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堅持認為全面禁止蒙面和罩袍不符合國際法和人權標準,認為這是歧視性的。它進一步強調,該禁令與其所宣稱的促進公共安全的合法目標不相稱。

2020年,奧地利憲法法院裁定,2019年禁止10歲以下女孩在學校佩戴宗教頭巾的法律「違憲」。

十字架

佩戴十字架受到《歐洲人權公約》的保護,該公約賦予宗教自由的權利。

2011年,歐洲人權法官裁定學校有權在教室牆上展示耶穌受難像。該決定是在2009年針對義大利禁令提出上訴後做出的,該禁令認為在學校懸掛十字架侵犯了兒童的宗教權利。

2013 年,歐洲人權法院還裁定英國航空公司歧視一名名叫納迪亞·埃韋達 (Nadia Eweida) 的員工,不允許她在工作時戴十字架。 2022 年,來自英國克羅伊登的護士瑪麗·奧諾哈 (Mary Onuoha) 贏得了一場不公平解僱訴訟,她聲稱自己因在工作時佩戴帶有十字架的項鍊而受害。

但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2021 年,歐洲法院裁定,歐洲雇主可以禁止工人佩戴任何表明其政治、哲學或宗教信仰的明顯標誌。

該裁決指出,該禁令「可能是因為雇主需要以中立的方式向客戶展示自己或防止社會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