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徵收關稅,中國六月電動車出口放緩

據中國乘用車協會 (CPCA) 稱,中國 6 月新能源汽車 (NEV) 出口成長放緩。

6月份,包括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量較上季下降15.2%,但年比仍成長12.3%。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面臨暫時壓力,出口成長從先前全年30%至40%的區間回落至10%以上。他表示,歐盟新關稅對出口有重大影響。

根據CPCA的報告,中國製造的特斯拉電動車對歐盟的出口降至2022年第三季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特斯拉上海工廠因Covid-19限製而停產。歐盟是中國製造的特斯拉電動車的最大出口市場,根據電動車銷量,1月佔歐洲市場份額的9.1%。 com.

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進口徵收新關稅

上週五,歐盟確認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高達37.6%的關稅,其中包括特斯拉等中國製造的西方品牌,甚至一些歐洲品牌。這項決定是在得出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受益於中國政府不公平補貼的結論後做出的。新關稅範圍為17.4%至37.6%,並於7月5日生效。根據 2023 年的貿易數據,關稅每增加 10%,中國電動車出口商的成本將增加約 10 億美元(9.2 億歐元)。

為了應對新關稅,一些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暗示將提高出口價格。高端市場電動車製造商蔚來表示,由於關稅可能需要調整價格。小鵬汽車證實,新關稅生效前下訂單的客戶不會受到影響,但該公司尚未決定未來的價格調整。

然而,中國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預計,即使在徵收新關稅(額外徵收17.4%的關稅)後,其部分車型在歐盟仍將獲得比中國更高的利潤。這是由於中國的價格戰擠壓了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利潤率。比亞迪在歐洲銷售汽車的價格幾乎是中國銷售價格的兩倍。此外,比亞迪的技術優勢使其成本降低高達20%。中國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商計劃明年在歐洲推出最實惠的車型海鷗。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準備擴建歐盟工廠

中國電動車(EV)製造商正準備在歐洲建立生產工廠,以因應歐盟徵收的新關稅。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建立電動車製造工廠,重點在2026 年之前生產配備電池組的電動車。戰略的一部分。

4月,另一個受歡迎的中國品牌奇瑞汽車與西班牙EV Motors簽署協議,在加泰隆尼亞建造第一家歐洲工廠。此外,自 2023 年以來,中國國有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 (CATL) 加強了與歐洲當地汽車製造商的電池供應合作夥伴關係。

這些公司透過在歐洲設立製造工廠,旨在規避關稅、降低物流成本並更好地迎合歐洲消費者的偏好。 AlixPartners 預計,到 2030 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將佔據全球汽車市場 33% 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