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銅價飆升,歐洲股市將成為開採最多的股票

銅因其診斷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預測能力而被稱為“銅博士”,由於其在電動汽車、風能、太陽能和電網中的應用,銅對於工業進步以及向電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變得越來越重要。

隨著世界轉向更環保的未來,銅的供需動態導致其價值顯著回升。自2月中旬以來,銅價已升至近一年來的最高點,但近幾個交易日略有回落。

銅價的上漲軌跡主要是由供應收緊推動的,其特點是無利可圖的中國冶煉廠產量減少以及全球儲備的令人擔憂的枯竭。

然而,需求復甦的前景,特別是隨著中國——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的好轉,加上全球主要央行轉向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創造一個理想的組合,有可能見證更明顯的銅需求成長。

這些事態發展促使一波金融專家調整他們的視角,以更樂觀地看待銅的市場軌跡。

分析師對銅趨勢的看法

AJ Bell 的 Russ Mold 指出:“因此,銅價向每噸 9,000 美元(8,300 歐元)邁進引人注目,特別是在人們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需求持續擔憂之際。”

ING 大宗商品策略師 Ewa Manthey 對銅前景持樂觀態度,表示儘管存在一些持續存在的短期需求問題,但銅的前景依然光明。聯準會利率政策的預期轉變提振了這種正面情緒。儘管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仍對需求造成壓力,但 ING 預計 LME 銅價到年底將上漲至每噸 9,000 美元(8,300 歐元)。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大宗商品分析師艾米高爾 (Amy Gower) 預計,未來幾年「銅礦供應中斷可能會導致赤字,而不是盈餘」。

這位專家表示:“投資者可能會尋找股權機會,特別是產量成長和營運改善前景良好的礦商。”

高盛指出,全球銅庫存相對於全球需求處於歷史性緊縮狀態。這是他們看好銅前景的關鍵因素,預計未來 12 個月銅價將上漲 40%,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因為稀缺性變得更加嚴重。

高盛分析師尼古拉斯·斯諾登強調,由於投資下的結構性供應將於明年達到頂峰,因此可能有必要提高價格來平衡市場。

因此,高盛預計,隨著供應壓力加劇,銅價將在今年年底前飆升至每噸 10,000 美元(9.250 歐元),到 2025 年第一季末將升至每噸 12.000 美元(11.100 歐元)。

歐洲企業成為焦點

銅價飆升對於在銅生產領域擁有大量股份的歐洲礦業巨頭來說是個好消息。

力拓集團 (Rio Tinto Group)、嘉能可 (Glencore)、英美資源集團 (Anglo American plc)、安託法加斯塔 (Antofagasta plc) 和 Boliden AB 是該領域最大的歐洲公司。

特別是,安託法加斯塔和嘉能可與銅價表現出強烈的相關性,這表明股價隨著銅的市場走勢而上漲的潛力更大。

這些公司近期的股票表現值得關注。安託法加斯塔的股價上週五飆升至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已上漲 18%,光是 3 月就上漲了 9%。嘉能可的股價在 3 月也大幅上漲 14%,創下連續第五週上漲的紀錄,並創下自 2022 年 2 月以來最強勁的月度表現。

此資訊不構成財務建議,請務必自行研究,以確保它適合您的特定情況。請同時記住,我們是一個新聞網站,旨在提供專家的最佳指南、提示和建議。如果您依賴本頁面上的信息,那麼您將完全自行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