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和布拉格出生的極度瀕危西部低地大猩猩

倫敦動物園和布拉格動物園都迎來了新生大猩猩,它們屬於極度瀕危的西部低地物種。

經過 17 分鐘的短暫分娩後,倫敦的新生兒在懷孕大約八個半月後於週三由媽媽 Mjukuu 出生。

作為國際保護育種計劃的一部分,它的父親 Kiburi 於 2022 年 11 月從特內裡費島抵達倫敦。

原產於中非的西部低地大猩猩於 2007 年被宣佈為極度瀕危物種,原因是棲息地喪失、伊波拉病毒造成的死亡以及獵人為了獲取肉而非法捕殺牠們。

過去 25 年來,野生大猩猩的數量減少了 60% 以上,但該計畫正在幫助確保大猩猩亞種的遺傳多樣性和健康族群的保存。

動物園管理員尚未確認嬰兒的性別。

週二晚些時候,在布拉格動物園,一隻新的雌性幼崽出生了,它的母親是十歲的杜尼。

動物園自1963 年起開始繁殖低地大猩猩,第一隻幼崽於2004 年12 月13 日出生。也是新生嬰兒的祖母。它的父親是一位二十六歲的基蘇木男性。

出生後不久,動物園工作人員讓新生兒遠離公眾休息,大猩猩群也關閉。

週四,民眾再次獲準參觀新生嬰兒。

動物園類人猿館長揚·蒙格爾表示,這對瀕臨滅絕的物種的誕生是一件重要的事件,對社會體系至關重要。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這種飼養很重要,因為它是推薦和鼓勵的。我們希望有機會將幼崽轉移到另一個動物園。有足夠的時間,因為它們在七歲時離開, 」蒙格爾說。

博貝克表示,由於將大猩猩劃分為兩個獨立的保護區,布拉格動物園獲得了更好、更廣泛的設施。

從週五開始,遊客可以從動物園根據非洲喀麥隆兒童的建議選出的十個名字中為幼崽投票。

「我們向喀麥隆 Dja 生物圈保護區的孩子們徵求建議……因為他們參與了我們的流浪巴士項目,並已成為大猩猩保護主義者,」布拉格動物園園長 Miroslav Bobek 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