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科索沃的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社區——歷史上在任何政治問題上都處於不同的立場——似乎在某些事情上達成了共識。
各自國家的情緒週一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會議塞爾維亞總統之間亞歷山大·武契奇和科索沃總理阿爾賓·庫爾蒂明顯酸了。
「在達成協議之前,普里什蒂納和米特羅維察都爆發了抗議活動。每個人似乎都對這個過程感到困惑和失望,」解釋道多妮卡·艾米尼多年來一直關注兩國關係發展的政治分析家。
埃米尼告訴歐洲新聞台:「這份文件的實際影響以及談判過程將產生的影響,以及它如何改善他們的生活,對於更廣泛的人群來說並不清楚,因此人們不確定他們目前應該如何反應。
推土機外交重返巴爾幹
週一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會議是數月談判的高潮,美國和北約也毫不隱晦地施加壓力,旨在達成協議,使兩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外交和正式雙邊關係。
「烏克蘭持續的戰爭使巴爾幹半島懸而未決的問題成為美國的安全優先事項,而當美國感覺到重大安全問題時,總是會迅速而強烈地做出反應,」解釋道維喬薩·穆斯柳,政治學助理教授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對許多人來說,這種外交攻擊讓人回想起20 世紀90 年代,當時像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 這樣的著名美國外交官會透過談判說服巴爾幹半島領導人屈服,這通常被稱為「推土機外交」。
關注巴爾幹半島問題的美國高級外交官多次訪問該地區。自9月以來,歐盟特使米羅斯拉夫·萊恰克已至少10次訪問科索沃。
歐盟外交政策機構歐洲對外行動署在當天結束時公佈了正式協議,儘管在會議結束後的聲明中對其影響持保留態度。
「我希望該協議也能成為建立急需的信任和克服過去遺留問題的基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資深代表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也是對話的官方主席,他對記者表示,「急需信任」。
「需要進一步談判來確定條款的具體實施方式,」他繼續說道。
為何兩國關係如此緊張?
科索沃和塞爾維亞是 20 世紀 90 年代前南斯拉夫解體的血腥衝突尾聲時的戰時交戰國,雙方陷入了由歐盟策劃的經常充滿爭議的對話,以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
其中最主要的爭議是塞爾維亞拒絕承認2008 年宣布的科索沃獨立。 。
「科索沃和塞爾維亞不可能坐下來解決這些根本問題。如果沒有國際調解,即使是最基本的交流也無法進行。
南斯拉夫解體
南斯拉夫解體後獲得獨立的國家,如歐盟成員國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以及北馬其頓等候選國,也是社會主義聯邦內的共和國。科索沃則不然。
「這場戰爭以及戰爭之前的十年無法與塞爾維亞長期以來存在的反阿爾巴尼亞偏見脫鉤,」穆斯留解釋道。
1989年,隨著前塞爾維亞強人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上台,阿爾巴尼亞族人被剝奪了政治和公民權利,這種情況持續了十年,直到衝突爆發。
然後,北約決定對當時南斯拉夫僅存的塞爾維亞和黑山以及作為塞爾維亞省份的科索沃發動空中轟炸,這項舉措至今仍在引發爭論。
「1999 年的北約轟炸行動剝奪了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控制,並在國際上建立了重要的存在。很明顯,科索沃將成為一個阿爾巴尼亞族統治的國家,這在塞爾維亞造成了進一步的敵意和懷疑感,」穆斯柳繼續說道。
她強調:“二等公民將被授予對塞爾維亞視為其國家搖籃的統治權。”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促成的交易
科索沃正式成為聯合國保護國,雖然它被允許擁有自己的政府並舉行選舉,但聯合國擁有最終決定權。他們也試圖為正在進行的對話奠定基礎,並為科索沃完全獨立提出某種框架,最終由前芬蘭總統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促成馬爾蒂·阿赫蒂薩裡。
聯合國隨後將接力棒交給了歐盟,後者接管了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的對話和促進工作。 2008年,科索沃宣布獨立,阿赫蒂薩裡協議被寫入其憲法。
「科索沃宣布獨立後,塞爾維亞將其視為阻礙科索沃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政府政策,因為它聲稱科索沃違反了憲法。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發生的凍結衝突的原因,」自由大學的 Vjosa Musliu 說。
期待已久的現實檢驗
該協議包括重要的先例,例如塞爾維亞不會阻止科索沃申請加入歐盟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雖然塞爾維亞傳統上利用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它仍然不參與因俄羅斯持續入侵烏克蘭而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以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影響力,但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週二晚間在電視採訪中證實,該協議確實為科索沃加入全球政府間組織開闢了道路。
「是的,它包括[聯合國會員資格]。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簽署。
「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個人都這麼天真。你昨天醒來是否意識到法國人、德國人和美國人正在支持科索沃獨立?他問道,指的是包括塞爾維亞反對黨在內的一些人對該協議傾向於科索沃獨立這一事實表示懷疑。
然而,在科索沃塞族佔多數的地區,貝爾格萊德對當地居民保持強大的影響力,包括資助和維持其教育和公共衛生系統。
在該國北部大多數塞爾維亞人居住的地方,許多人指責武契奇背叛了他們,包括在過去幾個月舉行的多次抗議活動中。
對於現任科索沃政府部長的科索沃塞族人內納德·拉希奇(Nenad Rašić)等人來說,這是一次長期需要的現實檢驗。
「一方面,我們真的很高興達成這項協議,只要這意味著不會再出現緊張局勢,」拉希奇告訴歐洲新聞。
去年夏天,科索沃和塞爾維亞邊境的緊張局勢達到頂峰,設置了路障,阻止人們通過陸路進入兩國。自 1999 年以來,曾發生多起針對警察和北約維和人員的槍擊事件。
「生活在科索沃多民族地區或有機會定期見到阿爾巴尼亞人的人們並沒有接受這種緊張局勢,」拉西奇解釋道。
雖然拉希奇小心翼翼地強調,並非科索沃的每個人都同意他的觀點,但他表示,現在是時候結束這兩個社區所生活的錯覺了。
「問題是,20多年來,由於科索沃許多塞爾維亞佔多數的地區被孤立,成為飛地甚至貧民窟,當地塞爾維亞人與科索沃其他地區的聯繫被切斷,」他說。
由於塞爾維亞政府在這些社區中存在某種形式的控制和存在,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塞爾維亞在過去幾十年裡在科索沃發揮了比以前更大的作用,並且有一天它可以捲土重來。
「然而現實卻有所不同。這些人將對協議感到失望。其他人將會鬆一口氣,」他總結道。
對於科索沃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人來說,該協議可能導致成立塞族市政協會——或者一個專門滿足塞爾維亞人口需求的機構——這一想法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有些人——包括總理阿爾賓·庫爾蒂(Albin Kurti),當時他是反對派,他提出與塞爾維亞的對話是貝爾格萊德繼續保持對其前省份的影響力的嘗試——認為這將是一種過分的妥協。
「有一種錯覺,認為協會不會成立。因此,歐盟和美國確保在協議中明確提及該協會,以確保科索沃無法擺脫它,」政治分析家艾米尼說。
她強調:“科索沃政府缺乏準備與公眾就此事進行必要的、發人深省的討論,試圖為人們解構它,這令人擔憂。”
除了擔心持續入侵烏克蘭可能引發緊張局勢外,歐盟和美國也意識到兩位領導人在各自國家的巨大受歡迎程度。
此外,兩國都一直是西方發展資金的接受方,現在西方似乎想從他們的投資中獲利。
「沒有其他領導人比他更適合簽署這份協議,」恩米說。
“他們擁有巨大的選舉授權和政治合法性。他們擁有民眾的支持。因此他們需要成為兌現承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