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饑荒:德國將 20 世紀 30 年代導致數百萬烏克蘭人死亡的飢荒稱為“種族滅絕”

根據週五公佈的一項決議草案,德國將承認 1930 年代約瑟夫史達林領導下的蘇聯烏克蘭發生的飢荒為「種族滅絕」。

該文件由德國執政聯盟提出,將於下週三在德國議會聯邦議會進行辯論。

1932 年至 1933 年間,約 350 萬烏克蘭人死於一場被稱為「大饑荒」的人為飢荒,在烏克蘭語中意為「飢餓滅絕」。

一些歷史學家聲稱史達林故意策劃這場飢荒是為了消滅烏克蘭獨立運動。其他人則說這是他糟糕的農業土地集體化政策造成的。

種族滅絕是 1944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創造的,是指蓄意消滅一個民族,無論是民族、民族、種族或宗教團體。

烏克蘭人在 11 月的第四個星期六(今年是 11 月 26 日)舉行全國大饑荒紀念日,該紀念日被 16 個國家視為種族滅絕。

俄羅斯斷然拒絕將大饑荒歸類為種族滅絕。它聲稱1930年代初席捲蘇聯的大饑荒不僅殺死了烏克蘭人,還殺死了俄羅斯人、哈薩克人、伏爾加德國人和許多其他民族。

決議草案指出,飢荒是「20世紀上半葉極權制度犯下的最不人道的罪行之一」。

它繼續說:這種犯罪“是我們作為歐洲人共同歷史的一部分。整個烏克蘭都受到飢荒和鎮壓的影響,而不僅僅是其糧食種植地區。”

“從目前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歷史和政治層面的種族滅絕。”

在俄羅斯二月發起入侵烏克蘭之際,將飢荒歸類為「種族滅絕」具有重要意義。

幫助起草該文本的綠黨議員羅賓·瓦格納表示:“暴力和恐怖必須再次剝奪烏克蘭的重要基地,並讓整個國家屈服。”

他將大饑荒稱為“種族滅絕”,稱其為“警告信號”。

瓦格納繼續說道,俄羅斯總統普丁「是史達林殘酷和犯罪傳統的一部分」。

烏克蘭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將大饑荒視為種族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