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氧氣供應問題,印度的 COVID-19 病例超過 2,100 萬例

週四,印度的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再創嚴峻的單日記錄,醫用氧氣的需求猛增七倍,而且政府否認了有關從國外分配救生用品緩慢的報道。

新增確診病例數自上個月開始出現毀滅性激增以來第二次突破 40 萬例。

412,262 例病例使印度的病例總數超過 2,100 萬人。衛生部也報告說,過去24小時內有3,980人死亡,使總死亡人數達到230,168人。專家認為這兩個數字都被嚴重低估。

根據《印度時報》報道,週三晚上,在印度南部的成阿爾佩特,政府醫學院醫院內有 11 名 COVID-19 患者死亡,原因是氧氣管道壓力突然下降,原因可能是閥門故障。

該報稱,醫院當局表示,他們上週修復了管道,但自那時起氧氣消耗量增加了一倍。

一名政府官員表示,自上個月以來,醫院氧氣的需求增加了七倍,因為印度爭先恐後地建立大型製氧廠並運輸低溫罐車、氣瓶和液態氧。官員稱,印度週二建造了一座海橋,用於從波斯灣的巴林和科威特運送氧氣輪。

印度大多數醫院沒有配備直接為患者產生氧氣的獨立工廠,因此,醫院通常依賴液態氧,液態氧可以儲存在鋼瓶中並透過低溫罐車運輸。但在激增的情況下,新德里等受災嚴重的地區的供應嚴重短缺。

衛生部長哈什·瓦爾丹表示,印度有足夠的液態氧,但在運輸方面面臨能力限制。大多數氧氣是在印度東部地區生產的,而北部和西部地區的需求則增加。

政府首席科學顧問 K Vijay Raghvan 表示,疫情的這一階段「對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美國、英國、德國和其他幾個國家正在緊急提供治療方法、快速病毒檢測和氧氣,以及促進國內 COVID-19 疫苗生產所需的材料,以緩解脆弱的衛生基礎設施的壓力。

隨著美國支持放棄對 COVID-19 疫苗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印度的疫苗產量預計將得到提振。

印度駐新德里大使館最高級外交官丹尼爾‧史密斯(Daniel B. Smith)表示,從美國運抵印度的疫苗成分將用於生產2,00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上個月,全球最大的疫苗製造商印度血清研究所執行長阿達爾·普納瓦拉(Adar Poonawalla)呼籲拜登總統解除對美國原材料出口的禁運,他表示,這正在影響其新冠疫苗的生產。

同時,印度媒體稱政府花了7天時間才制定分發緊急醫療用品的程序,並於4月25日開始運抵,印度政府稱其「完全具有誤導性」。

聲明表示遺憾的是,印度收到的物資分配機制已經建立起來,以便有效分配。據稱,印度紅十字會參與了從國外分發物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