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東南部的叢林中,早在上個月的軍事政變之前,軍隊就開始槍擊或以其他方式壓迫平民。
這種基本上看不見的鎮壓至今仍在繼續。在該國偏遠的東南部地區,軍隊的攻擊導致多達 8,000 名克倫族人逃離家園,援助組織稱這是當地近 10 年來最嚴重的動亂。
他們現在生活在叢林中,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的擔憂與日俱增,而且沒有提前返回的希望。
抗議軍方從民選翁山蘇姬政府手中奪權的群眾運動遭到致命鎮壓,這讓邊境地區的這場危機蒙上陰影。
但這也提醒人們,緬甸軍隊長期以來對平民,特別是該國少數民族使用殘酷武力。
克倫民族聯盟是克倫族的主要政治機構,目前正在承擔所有流離失所者對食物、住房和安全的基本需求。
但從長遠來看,這對該組織來說將是一個挑戰,克倫民族聯盟外交部門負責人巴多·蘇陶尼 (Padoh Saw Taw Nee) 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表示。
「因此,國際社會應盡快向這些有需要的人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他說。
自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以來,克倫族是十幾個一直向中央政府尋求更大自治權的民族之一。
有時,少數族裔遊擊隊與政府發生全面武裝衝突;近年來,許多國家達成了不穩定的停火協議。他們與翁山蘇姬政府的會談未能達成全面的政治解決方案,直到該政府被政變推翻。
同時,自 2017 年以來,軍隊在克倫邦至少兩個地區積極擴大影響力,建造新的基地和道路,試圖控制一個不希望軍隊在那裡的地區。
據活躍在那裡的救援組織稱,過去幾個月,部隊人數和活動急劇增加。
克倫族自己的武裝力量克倫民族解放軍已經反擊。作為報復,軍隊加大了攻擊力度,砲擊了周圍的村莊。
救援機構表示,大約 8000 名因叢林貧困而放棄家園的人們很安全,並且正在盡力適應,他們建造了竹棚,並在露天舉辦學校課程。
但沒有人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也不知道他們回來後他們的村莊是否還能屹立不倒。與此同時,種植農作物的田地卻無人照管,威脅到了今年稍後的糧食供應。
自從襲擊發生以來,一個名為「自由緬甸遊騎兵」的人道主義組織一直在提供援助,並記錄了克倫人的困境。該組織成立於 20 世紀 90 年代末,當時發生了導致超過 10 萬克倫人流離失所的激烈襲擊。
該組織的創始人兼董事戴夫·尤班克 (Dave Eubank) 是一名前美國特種部隊成員,他將福音活動與克倫志願者紀律嚴明的行動結合起來,為村民提供醫療援助。
尤班克最近在受影響地區透過衛星電話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談到了流離失所的克倫人迫切需要什麼。
他說,制止緬甸軍隊的攻擊——「安全和生存」——是首要任務。
接下來是食物。 「當他們流離失所時,他們必須吃飯,」他說。 「他們無法回去開始耕作。他們無法為下一個田地做準備,他們無法照顧動物,」他說。
尤班克說,醫療保健和庇護所也至關重要。
2012年,克倫民族聯盟與政府簽署停火協議,希望能結束數十年的軍事侵略。但緬甸軍隊卻屢屢突破。援助組織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違規行為。
克倫環境與社會行動網絡的 Hsa Moo 剛從受影響地區返回。她自己曾經是難民,她說這令人心碎。
「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好時機。這是停火之後的事;但我們以為停火可以幫助他們,但實際上卻沒有。所以他們必須逃跑,必須躲藏,所以他們很難躲在叢林裡,」她說。
獨立分析家大衛馬蒂森告訴美聯社,克倫人很久以前就了解了軍隊的殘酷本質。
「克倫邦的有趣之處在於,那裡的許多人認為戰鬥、政變和公民不服從運動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他說。 「這就像『看,我們多年來一直告訴你,敵人是軍隊。』”
「對於所有那些想要容納軍隊的人來說,當你生活在這些持續武裝衝突的地區時,你清楚地知道你在和誰打交道,你知道你不能相信他們,」他解釋道。
他從軍隊在城市和腹地的行動中得到的教訓是:“這是軍隊試圖再次征服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