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將 COVID-19 封鎖限制延長至 1 月 31 日

隨著死亡人數超過 35,000 人,德國總理梅克爾延長並加強了該國的冠狀病毒封鎖。

這位領導人在與該國 16 個州州長會面,決定可能延續的時間以及學校重新開放的程度後宣布了這一消息。

梅克爾表示,州和聯邦政府同意大多數非食品商店、酒吧、餐廳、文化和休閒設施以及學校將繼續關閉,並推出新規定。

財政大臣補充說,「為了對抗」這場流行病,我們必須進一步減少社會接觸。

在部分封鎖未能平息病例數後,目前實施的封鎖措施最初於 12 月 16 日生效,並定於 1 月 10 日到期。

現在,根據更嚴格的新規定,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被視為病毒熱點地區的人們將不得離開家超過 15 公里。

那些從被認為是高風險目的地抵達該國的人必須提供兩次陰性檢測結果,即使第一次檢測呈陰性,也必須強制隔離五天。

私人會議的限制僅限於家庭以外的另一人。

週二,德國疾病管制機構表示,過去 24 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 11,897 例,高於週一登記的 9,847 例。

這使得該國在西歐的 COVID-19 感染總數中排名第五,僅次於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

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 (RKI) 的數據,週二至少報告了 944 人死亡,使官方冠狀病毒死亡人數達到 35,518 人。

然而,該機構表示,節日期間報告的延遲可能會影響這些數字。

RKI 表示,德國於 12 月 26 日啟動了針對 COVID-19 的疫苗接種工作,截至週一,德國這個擁有 8,300 萬人口的國家已報告了近 265,000 例疫苗接種。

與許多其他歐盟 27 國相比,德國的疫苗接種速度相對較快。

但它面臨批評,稱在感染率和住院率高的情況下,它未能採購足夠的疫苗劑量來加快全國範圍內的疫苗接種行動。

例如,法國在疫苗交付後的第一周內僅為 516 人接種了疫苗。

專家表示,推遲的原因之一是法國對疫苗接種採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要求進行疫苗接種前訪問並徵得接種者的明確同意。

歐盟本身也面臨著證明其 COVID-19 疫苗計劃合理性的越來越大的壓力,成員國抱怨疫苗劑量不足且推出緩慢。

德國最大的地區巴伐利亞州長馬庫斯·索德爾在接受德國小報《圖片報》採訪時稱,歐盟委員會購買和批准輝瑞/BioNTech疫苗的程序「不充分」。

但梅克爾表示,她支持歐盟為所有 27 個國家提供疫苗的政策,並補充說德國嘗試自行接種疫苗沒有意義。

德國正在與荷蘭一起研究延後發放第二劑冠狀病毒疫苗,以便為更多人接種疫苗。

需要注射兩次疫苗才能獲得盡可能高的免疫力 - 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表示,第二劑疫苗應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六週內注射,以確保最大程度的保護。

但輝瑞-BioNTech 疫苗是迄今唯一獲得 EMA 批准的疫苗,從第一劑起就具有短期療效,一些科學家建議劑量之間的間隔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