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隨著新的全球秩序開始出現,中國正在後 COVID-19 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記 ǀ 查看

從中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 大流行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引發了全球經濟崩潰。現在,經過數月的抗議之後,中國共產黨對香港實施國家安全立法,標誌著這個曾經自治的全球金融中心的民主制度走向歷史性的決定性時刻。中共禁止今年的天安門守夜活動三十年來的第一次,這是自由棺材上的另一根釘子。

最重要的是,中共的挑釁舉動以及美國隨後的反應加劇了中美雙邊關係的破裂,並正式建立了一個新的全球秩序,該秩序將定義21世紀的剩餘時間。

這些正在展開的發展已經醞釀多年,可以說從歷史上看早就該出現了。在過去二十年裡,全球政治格局總體上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 — 特別是與 20 世紀全球新秩序的迅速出現和演變相比。其中包括 1918 年和 1945 年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及 1990 年冷戰的結束。

雖然 2008 年的大衰退可能揭示了新地緣政治範式的廣泛結構,但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暴露了其真實面。展開的碎片目前“大國競爭”「國家之間的關係正在更加明確地就位,而緊張局勢正在升級到新的高度。

與冷戰範式不同,新的地緣政治結構並沒有以美蘇二元劃分和陣營明確為特徵。朋友和敵人常常為了短期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便利而跨越傳統界線。儘管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但新興的區域大國願意並且能夠追求自己的本地議程,而這往往違背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新的地緣政治反映了日益複雜和碎片化的全球格局,不確定性主導著一個更危險的世界。全球一代領導人大多缺乏長期願景和策略思維,這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

在全球新秩序的框架內,COVID-19 使中國作為全球領先大國的可靠性受到嚴重質疑。迄今為止,其最初的掩蓋已導致超過 35 萬人喪生、數百萬人失去生計和全球經濟崩潰。中共在經濟和外交上採取咄咄逼人的策略,迫使受新冠肺炎(COVID-19) 困擾的國家接受中國的流行病敘事——即有效對抗並戰勝病毒的優越一黨制制度,這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的信任赤字。到目前為止,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適得其反,並進一步損害了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信譽和聲譽。

真實的敘述是,中國利用鎮壓來掩蓋病毒,甚至用更嚴厲的鎮壓來遏制病毒,到目前為止,民主制度透過透明度和與公民的公開對話最有效地應對了COVID-19大流行。台灣、韓國以及一些北歐、中歐和東歐國家在眾多成功案例中脫穎而出。

中國重建國際形象的嘗試並不容易,但從長遠來看仍然很有可能。在經濟陷入困境的世界中,擁有大量現金的中共很可能會為新的中國敘事找到足夠的買家——無論多麼有缺陷或誤導性。

歸根究底,中國仍然是一個極權制度。隨著其在內部強化自己的地位,志同道合的國家可能會自願接受其政策。雖然一些負債累累的民主國家將更加謹慎行事,但其他國家將繼續追求快速現金及其短期利益。畢竟,中國債務陷阱的長期威脅將是未來領導人和幾代人需要應對的問題。

一方面,重要的是不要低估中國的內部弱點及其抑制中國海外影響力水準的能力。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這些脆弱性有助於激發中國在世界各地更積極地施加影響力的決心。

至於美國,日益脫離國際舞台有利於中國追求全球霸權。美國要維持全球競爭力並維持持續的影響力,就需要在各個方面與傳統盟友和新興大國加強接觸 — — 不僅是口頭上的,而且是行動上的。

這是美國曾經磨練過的技能——尤其是在冷戰期間——需要持續嫻熟的領導力和一貫廣泛的民眾共識的支持。美國是否有意願或有能力維持全球領導地位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隨著21世紀傳奇的繼續展開,這個問題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得到確定。

_____________

您是您所在領域公認的專家嗎?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