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限制:何時結束以及是否會出現第二波?

世界各國在短短幾天內就限制了公民的行動,被困在家裡的超過十億人中的許多人現在想知道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但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擴大所謂的封鎖政策,這些政策嚴格限制人員流動,但目前還沒有太多資訊顯示這些政策是否真正發揮作用。

義大利自 3 月中旬開始實施的封鎖可能會延長至 4 月 3 日之後,西班牙也將封鎖期再延長兩週。在這兩個國家,疫情造成的病例和死亡人數都在持續上升。

為法國政府提供諮詢的一組專家週三表示,該國的禁閉需要持續至少六週。但是,專家表示,如果醫院沒有提供有關其處理新病例能力的數據,取消限制是不可行的。

專家小組表示,當醫院已經不堪負荷時,很難取得這些數據。

同時,印度對 13 億人實施了為期 21 天的最大規模封鎖,以遏制病毒傳播。任何人都不允許離開房子,此舉引發了該國的恐慌性購買。

根據國家媒體報道,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承認,“生活不會像一夜之間一樣”,他解釋說,限制措施可能至少持續到 4 月 12 日。

庫爾茲說:“復活節後我們可能會處於一個與今天的情況比正常情況更相似的階段。”

上週,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電腦建模結果關於社交距離和行動限制如何影響 COVID-19 在美國和英國的傳播。

他們發現,如果措施到位並且每個人都能得到治療,社交距離措施可以將英國的死亡人數從「嚴重流行病」(沒有製定社交距離策略)的 51 萬人減少到約 25 萬人。

但研究人員表示,不太可能每個人都能得到治療,因為即使採取了這些策略,醫院也會人滿為患。

該模型有助於向政府提供有關當前限制的建議,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的模型基於估計這些限制將持續至少三個月(如果不是更長)。

領導這項研究並領導帝國理工學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研究所的尼爾·弗格森教授表示:「這些措施——最值得注意的是大規模的社交距離——可能需要實施數月,也許直到疫苗問世為止。

再起

但即使取消限制,我們是否還必須再次經歷這個過程?

專家表示,一旦取消行動限制,病毒可能會再次傳播,引發新一波的社會疏離措施。

直到找到疫苗為止——他們估計這種疫苗要再過一年到 18 個月才能上市,這已經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雄心勃勃的時間表,有些人說這可能是不可能的。

同時,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巴倫·馬塞馬錶示,冠狀病毒病例的復甦可能來自「其他地區的湧入、持續的無症狀傳播,或超級傳播情況下的無症狀傳播」。

但馬塞馬補充說,這種疾病的傳播也可能取決於人們如何遵守社交距離,或者政府執行封鎖的力量如何。

如果感染人數回落,控制其傳播可能會更容易。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卡羅琳·巴基 (Caroline Buckee) 表示:“我認為關於疫情復甦可能性的帝國模型是正確的。”

巴基補充說,這可能取決於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

如果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對病毒有免疫力,那麼疾病可能不會出現那麼大的復發。

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輕微或無症狀的傳播可能是這種冠狀病毒迅速傳播的原因。

在封鎖之前,中國至少 86% 的病例沒有記錄。這些無證病例往往是確診病例的來源。

更「激進」的遏止策略

避免隔離後死灰復燃的另一種方法是進行大規模檢測和追蹤病毒感染者。

這些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對抗疫情的「激進」策略。

「例如,如果我們在韓國看到的趨勢持續下去,我們可能不需要[重新實施封鎖],」馬西馬說。韓國在疫情爆發期間很快就具備了大規模偵測能力。

事實上,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隨著病例數量下降,採取類似於韓國目前採用的策略的密集檢測、接觸者追踪和隔離措施變得更加可行。”

馬塞馬補充說,各國政府必須“小心”放鬆封鎖的“速度”,“即使在曲線似乎得到控制之後”。

中國已開始放鬆限制,但疫情爆發地武漢要到四月才會取消限制。

一旦解除,病毒是否捲土重來將是一場等待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