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封鎖——一座沉默之城的日記

自由記者兼攝影師瑪麗娜·斯皮羅內蒂 (Marina Spironetti) 居住在米蘭,那裡是嚴重的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的中心地帶。

自 3 月 8 日以來,整個倫巴第大區以及義大利北部的另外 14 個省份一直處於封鎖狀態,以試圖遏制病毒的傳播。一天后,緊急措施擴大到全國。 3 月 12 日,宣布了更多限制性措施——除藥局和食品店外,大多數商店和企業都關閉。強烈建議人們待在家裡。

瑪麗娜和她的男朋友住在一間公寓裡。在過去的幾周里,她一直在寫日記。她與歐洲新聞分享了她的想法。

“全新的時空概念”

當被問到“你住在哪裡?”我通常回答說「我在米蘭付賬單」。大約七年前,我搬進了我的一房公寓——一年後我的伴侶也搬進來了——但一直以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真的住在那裡。

我們倆在那裡待的時間很少。這是我在世界各地完成任務後返回的安全港,也是我打開行李箱、洗衣服和再次打包的地方。

現在,突然間,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失去了兩個月的紮實工作,我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時間和空間概念。

當米蘭東南部的科多尼奧突然出現聚集性病例時,我正在旅行。平均每個月我在家待三到八天。新年一如既往,只在家裡待了五天。二月應該看起來幾乎一樣。

“在我意識到之前,就輪到我了”

我和男友在第一次封鎖宣布前兩天抵達米蘭。那時,我們都知道是時候待在家裡了——無論政府做出什麼決定。我自我隔離的原因之一是能夠前往義大利中部探望我 80 歲的母親。她能自給自足,精神飽滿,但如果情況變得更糟,她將需要支持。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儲備了食物——我們的冰箱大部分時間都是空的。我們能夠找到我們想要的一切,沒有麵食或衛生紙短缺。不過,我想這取決於你住在哪裡。我從朋友那裡聽到了截然不同的說法 - 並看到了他們空架子的照片。

自從武漢封城以來,在家自我隔離的念頭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我曾經想知道它會是什麼樣子。我正在閱讀任何有關我看來超現實經歷的第一手資料。在我意識到之前,就輪到我了。我想知道我是否已經準備好——你能做到嗎?儘管如此,我仍然是那些有幸待在家裡的人之一。我的一些朋友仍然每天必須去上班。更不用說醫生和護理人員了。

“被新聞所吸引”

當封鎖生效時,我想我會有足夠的錢來專門從事那些長期被忽視的活動,例如閱讀或烤蛋糕。沒有什麼比現實更遠的了——除了正常的家務,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新聞佔據了。我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閱讀任何有關該病毒的內容——我想是為了尋找答案。最初的幾天我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而且,我睡了很多覺——這讓我產生一種錯覺,讓日子過得更快。

“救護車的警報聲打破了沉默”

另一方面,公寓的空間有限 - 我們的廚房俯瞰花園和當地教堂,這是一座美麗的 1900 年代倫巴第風格磚砌建築,帶有鐘樓。我陽台上的寂靜令人不真實,尤其是在晚上。我聽到遠處教堂的鐘聲和鳥兒的聲音似乎比平常更大,現在交通已經消失了。我們的臥室位於環繞市中心的一條環路上方。在那裡,救護車的警報聲打破了寂靜。我不知道周圍是否有比平常更多的人——但每次我聽到這樣的聲音,都會讓我背脊發涼。

封鎖下的社交生活

我們的社交生活僅限於與送貨員在安全距離外投遞我們網上購買的商品的兩次短暫接觸,以及我們與鄰居奧雷斯特的頻繁交談。

我們生活在所謂的其中之一欄桿房屋– 以前很受歡迎的住宅,公寓共用一個有鐵欄桿的陽台。陽台貫穿建築物的整個長度,提供通往房屋的通道並面向內部庭院,因此租戶可以從公寓看到大部分鄰居。我們在各自的門口交談,分享恐懼和笑話,並想知道這一切何時才能結束。今天,週日,我們第一次喝了露天開胃酒——在安全距離內,但一起喝。

虛擬晚餐?

虛擬世界也提供了一些選擇——週五,我們在晚餐時與朋友進行視訊通話。這是我一段時間以來吃過的最美味的晚餐之一,儘管我從來不喜歡 Facetime 之類的東西。

這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商店關門了,但呼叫中心仍然打電話給你。週四,有人試圖透過電話向我推銷一些金融服務——最後我們聊了聊目前的情況。廣告看板上的消費主義仍然向你眨眼,但街上幾乎空無一人。我對這個新的現實還不太熟悉,但它似乎充滿了反差。

沒有心情唱歌

同一天,我們舉辦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快閃活動。人們被要求在下午 6 點打開窗戶,唱或奏國歌——這是一種自我賦權的形式,也是讓隔離期間的人們感到團結的一種方式。我看了一些全國各地人們在陽台上載歌載舞的感人影片。不過,我住的街道上什麼也沒發生——我能聽到幾個街區外遠處傳來的喇叭聲,但僅此而已。我不得不說我不太喜歡唱歌。在這個反烏托邦的現實中,下午6點也是民防部門召開每日記者會並公佈最新疫情數據的時間。光是週五就有 250 人死亡。

從他人的經驗中尋找答案

我開始寫日記——就在我寫日記的時候,西班牙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法國將要投票,而美國則因擔心冠狀病毒而恐慌性購買。另一方面,中國終於看到了隧道盡頭的曙光。

在 Facebook 上,我住在國外的朋友們很快就會就我們兩三週前討論過的同樣的事情爭論不休——在恐慌和低估問題之間搖擺不定。

在這幾周里,我了解到人們需要時間來承認戲劇性的情況——大多數人往往寧願活在否認中,直到最後一刻。不管你喜歡與否,這是人性,它影響著每個人。

快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很可能已經入侵了世界,但感覺就像我們處於不同的“時區”,這些“時區”根據流行病的階段而變化。對法國或西班牙人來說,義大利就是未來——就像中國對我們來說一樣。我們問題的大部分答案已經存在,在我們之前經歷過這些問題的人的經驗中。只要有耐心和力量,我們就能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