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歌手和人權活動家,鮑勃·格多夫,已歸還他的都柏林市自由獎。
他說,他做出這一「個人姿態」並不情願,因為他無法容忍與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分享這項獎項,他稱翁山蘇姬是「種族滅絕的婢女」。
他對愛爾蘭國家廣播公司 RTE 表示:“我不想成為一名經過精心挑選的優秀人物與殺手的名單。”
事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999年,翁山蘇姬被授予都柏林市自由勳章,當時她仍被緬甸當時的軍事獨裁政權軟禁。 13年後,也就是2012年,她才親自收到了這封信。
這是她因領導本國民主運動而獲得的一系列榮譽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 1991 年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
5年的時間有多大的變化。鮑勃·格爾多夫 (Bob Geldof) 2012 年向我稱讚翁山蘇姬。pic.twitter.com/GnxiYC2yyc
— 凱文‧珀塞爾 (@KevinPurcell_)2017 年 11 月 13 日
然而,自從她掌管緬甸以來,她因未能製止或公開反對聯合國所稱的緬甸「種族清洗」而受到嚴厲批評。羅興亞穆斯林。
在一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羅興亞人是一個受迫害的少數民族。緬甸不承認他們的國籍,使他們成為無國籍者。超過 60 萬人逃離若開邦的暴力局勢,前往鄰國孟加拉的難民營。
有人呼籲剝奪她的諾貝爾獎,其他一些榮譽也已經被撤銷,包括牛津市自由獎。
雙重標準?
批評者很快就批評鮑勃·格爾多夫的雙重標準,儘管他與許多他可能出於道德理由反對的人分享了爵位,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爵位。
都柏林市長表示,格爾多夫先生的決定「具有諷刺意味」。
「考慮到英國帝國主義在全球的可恥記錄,他在做出這一姿態的同時自豪地保留了大英帝國騎士勳章的頭銜,這是具有諷刺意味的」。#鮑勃·格爾多夫— 巴里·伯克 (@Barryburke74)2017 年 1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