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和黑暗旅遊的奇怪世界

位於烏克蘭偏遠北部角落的切爾諾貝利地區曾經不起眼、不起眼,現已成為核事故最壞情況的代名詞。

在2011年福島核災之前,切爾諾貝利無疑是史上最嚴重的核災。現在兩者都在爭奪全球最受歡迎的「黑暗目的地」的頭把交椅。

儘管人們對輻射對動植物群的中長期影響知之甚少,但病態的好奇心正驅使遊客湧向所謂的「禁區」。

2011年,切爾諾貝利被正式宣佈為旅遊景點,福島的一些人呼籲最終將核電廠本身變成一個旅遊中心。

切爾諾貝利災難的原因是什麼?

工廠第四區的工程師正在進行一項測試,看看在突然斷電的情況下,是否還有足夠的剩餘能量來保持水泵工作。為了在緊急發電機啟動時冷卻反應堆,需要 15 秒的剩餘電力。

致命的錯誤在於,為了讓實驗“更真實”,實際上切斷了電力供應。反應爐速度減慢至百分之五。七秒鐘後,由於缺乏水冷卻劑,導致蒸汽爆炸,炸毀了 2,000 噸的反應器蓋子(或“上部生物防護罩”)。它側身落入反應爐核心,壓碎了內部的燃料棒,並引發了巨大的氫氣爆炸。

事故發生後,已有 30 人死亡,與輻射相關的死亡人數自此成為備受爭議的問題。

切爾諾貝利為「黑暗遊客」提供了什麼?

根據 dark-tourism.com 網站的數據,切爾諾貝利之旅一般包括從基輔出發的一日遊,並在四號反應爐附近的觀景台短暫停留。只有極少數遊客被允許進入工廠內部。

大多數旅行團將沿著切爾諾貝利鎮和普里皮亞季鬼城的主要道路行駛。儘管禁止車輛停車,但途中巨大的發電廠仍清晰可見。

最接近爆炸中心的是距離四號反應爐舊石棺幾百公尺的一座紀念碑。

這裡有一個遊客中心,專門負責新的「安全隔離」工作,據報道該工作已外包給一家法國公司。展出的是熔融反應爐的鈾燃料棒形成的著名「象腳」熔岩的照片。

是什麼推動了「黑暗旅遊」的繁榮?

一些社會學家相信他們找到了答案。他們說,許多現代現象——從死亡的醫學化到工業化,甚至墓地與城市中心的距離——讓我們更難體驗真正的恐怖。

英國黑暗旅遊研究所的菲利普·斯通和理查德·夏普利表示,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旅行「可以將死亡和死亡率重新概念化,形成激發原始恐怖和恐懼之外的東西的形式」。它們提供了一種冒險的感覺,但同時也讓人們放心,“這只是一日遊”,生活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許多評論家對這種對不祥預感的迷戀對社會可能意味著什麼持謹慎態度。但其他人則歡迎它所創造的收入,並將其視為將災難轉化為富有成效的一種方式,這給子孫後代帶來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