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關於工人要求的討論更靈活的工作時間,紛紛離職,或選擇“安靜戒菸「在工作場所。
這些趨勢背後的一個因素是,許多人現在感到如此焦慮和疲憊,以至於他們正在尋找擺脫困境的方法。
根據福利服務公司 LifeWorks 的研究,COVID-19 大流行、烏克蘭戰爭以及現在的生活成本危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擊歐洲工人的士氣和生產力。
4月份,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和波蘭有超過500人參加了線上民意調查。近一半的人表示,他們對壓力比大流行之前更敏感。
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的心理健康對他們的生產力產生了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其中 41%LifeWorks 調查被認為最終患有精神健康障礙的風險很高,例如診斷出的焦慮和憂鬱。
這一比例幾乎是疫情爆發前 2017 年至 2019 年進行的調查的三倍。
LifeWorks 的全球研究負責人 Paula Allen 告訴《歐洲新聞台》:“我認為,這段時期將在歷史上值得注意,因為人們正在經歷無情的劇變。”
「當你思考歐洲人過去一段時間所經歷的事情時,你就會真正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經歷了這場大流行、大流行的經濟影響、孤立感的加劇、失控感,」她說。
「然後,當我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曙光時,烏克蘭戰爭爆發了」。
報告發現,年輕人、女性、父母和低收入族群的處境最為艱難。艾倫說,收入和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強」。
她說,現在歐洲工人也對高通膨和無法維持生計感到越來越焦慮。
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沒有可以依靠的緊急儲蓄。
這項調查檢視了壓力、焦慮、憂鬱和孤立等因素,結果發現波蘭的心理健康得分最低(53.6),其次是西班牙(57.1)、法國(57.4)、義大利(58.4)。和荷蘭(67.9)。
所有這些國家的心理健康得分都處於「緊張」狀態,遠低於得分為 80 至 100 分的「最佳」類別。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註意到他們的同事也比大流行之前對壓力更敏感。艾倫說,這凸顯了工作場所中更多的緊張氣氛,例如「有人發脾氣多了一點,或者有人疏遠了一點」。
更多遠距工作—以及更多隔離
三分之一的調查參與者表示經常感到孤獨。
這種孤立感在法國最為嚴重,達到了 40% 的工人,其次是波蘭的 39%、西班牙的 37%、義大利的 35% 和德國的 28%。
這種孤立不僅對我們的思想有害,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害。艾倫警告說,研究表明,它使人們面臨更高的心血管問題和免疫系統紊亂的風險,而且它正在不知不覺地成為新常態。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小,很多人實際上覺得這沒關係,」她說,並強調這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習慣了某件事,它就會變得更舒服,即使它對你沒有好處,」她說,並與汽車和機器如何讓我們的生活減少體力活動進行了比較。
「我們擁有技術,我們有能力獨自生活並在家工作,而不需要聯繫。現在可能會感覺很舒服,但沒有這種社交關係對我們的大腦來說並不好,」艾倫說。
波士頓大學和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最有孤獨感的遠距員工比「最不孤單」的員工更頻繁地考慮離開工作。
超過 1,000 名遠距工作者該研究的調查對象,由針對數位遊牧者的酒店品牌 Selina 和倡導運動#WorkAnywhere 委託。
研究發現,最孤獨的員工是那些在家工作的員工,而那些感到最有成就感、與其他人聯繫最緊密的員工是那些使用共享辦公空間的員工。
企業可以做什麼?
LifeWorks 研究的一項積極發現是,大多數受訪者(63%)表示,如果與壓力或心理健康問題作鬥爭,他們可能會尋求專業協助。超過四分之三的人對未來感到樂觀。
艾倫說,企業可以而且應該幫助員工度過這場心理健康風暴。
他們可以為員工提供諮詢服務,也可以提供財務教育計劃和儲蓄計劃,幫助他們解決金錢壓力因素。
尋找方法來支持需要照顧孩子或其他親屬的員工也會有所幫助。
艾倫表示,在日常工作中,公司需要特別注意留出人與人之間進行個人接觸的時間——經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例如創建人們可以在個人層面上進行聯繫的論壇」。
「這非常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建立我們的歸屬感,」她說。
“我們的工作變得非常有效率。我們可以在 20 分鐘的 Zoom 通話中進行交易,然後繼續前進。但這並不能建立歸屬感。因此,組織確實應該努力創造一種有更多空間進行這種社交接觸的文化。
這種社會連結對於吸引和留住年輕員工(千禧世代和 Z 世代員工)尤其重要,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表現出最嚴重的緊張跡象。
「當你年輕、職業生涯剛起步時,感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艾倫說。
「因此,獲得認可、建立聯繫、獲得指導——即使是在虛擬環境中,甚至當我們正在過渡到混合工作時——對於年輕群體來說,這將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