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款名為DF-17的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閱兵式上亮相。
現在,不到三年後,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在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戰爭中首次使用了其中一枚飛彈,特別是空射的「匕首」高超音速武器。
在某種程度上,「高超音速」這個標籤可能被認為對這些新型武器系統具有誤導性,因為它們的飛行速度不一定是重大發展。
相反,這些新型武器的獨特之處在於,除了以 5 馬赫的高超音速速度飛行外,它們還能夠在發射後改變彈道,並能夠透過在大氣層中低空飛行來逃避雷達探測。
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迪伊霍華德助理教授克里斯·庫姆斯博士告訴《歐洲新聞台》:“它們的軌跡和路徑更難預測,特別是如果它們是可操縱的。”
「因此,這對許多世界領導人來說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如果其中一種武器被發射,這將大大縮短響應時間,這可能會造成很大的不穩定,並使人們不得不做出非常艱難的決定,非常困難。
俄羅斯為何要在烏克蘭使用高超音速飛彈?
3月18日,俄羅斯攻擊的目標是烏克蘭西部伊凡諾-弗蘭科夫斯克地區的地下武器儲存設施,3月19日又攻擊了烏克蘭中部尼古拉耶夫地區的一個燃料儲存設施。
雖然美國和烏克蘭官員尚未證實這是一場高超音速飛彈襲擊,但他們已確認兩個目標確實被俄羅斯砲兵擊中。
至於俄羅斯為何決定在烏克蘭部署這些新武器,專家認為兩次攻擊可能有不同的目標。
「就針對加固的地下武器庫或彈藥庫的攻擊而言,這似乎是一項非常真實的軍事任務,特別是考慮到它距離前線和俄羅斯打擊系統所在的地方都很遠俄羅斯科學院國際安全中心研究員迪米特里·斯特凡諾維奇(Dimitry Stefanovich)告訴歐洲新聞台。
「你需要一些快速的、能夠深入地下的東西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因此具有軍事價值,」他解釋道。
斯特凡諾維奇認為,第二次打擊的直接軍事價值較小,並指出它是俄羅斯其他打擊系統射程內的軟目標。
相反,他認為其目的可能只是為了測試或展示俄羅斯的高超音速能力。
斯特凡諾維奇說:“最大的收穫是,敘利亞或其他國家之前因持續衝突而成為各種武器的試驗場,現在烏克蘭也經歷了同樣的命運。”
「事實上,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對整個歐洲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來說都是如此」。
有關此故事的更多信息,請觀看上面媒體播放器中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