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 (G7) 富裕國家的財政部長週六達成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支持制定至少 15% 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該協議可能成為全球協議的基礎。
此類協議旨在結束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所說的“企業稅率長達30年的競逐”,各國競相吸引跨國公司。
為什麼需要全球稅率?
主要經濟體的目標是阻止跨國公司將利潤和稅收收入轉移到低稅率國家,無論其銷售在哪裡進行。
藥品專利、軟體和智慧財產權特許權使用費等無形來源的收入越來越多地轉移到這些司法管轄區,使公司能夠避免在其傳統母國繳納更高的稅款。
背景是什麼?
七國集團協議融入了更廣泛的現有努力。多年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一直在協調 140 個國家之間的稅務談判,內容涉及跨國數位服務徵稅規則和遏制稅基侵蝕,其中包括全球企業最低稅。
經合組織和二十國集團國家的目標是在年中之前就這兩個問題達成共識,但關於全球企業最低限度的談判在技術上更簡單,爭議也更少。如果達成廣泛共識,任何低稅率國家都很難試圖阻止達成協議。
經合組織估計,根據這兩個方面的交易,企業最終將在全球範圍內繳納 500 億至 800 億美元的額外稅款,預計最低限額將佔其中的大部分。
全球稅率如何運作?
全球最低稅率將適用於海外利潤。
政府仍然可以設定他們想要的任何當地企業稅率,但如果企業在特定國家支付較低的稅率,其本國政府可以將其稅收「補充」到最低稅率,從而消除了利潤轉移的優勢。
經合組織上個月表示,各國政府廣泛同意最低稅的基本設計,但未同意稅率。稅務專家表示,儘管七國集團協議在 15% 以上的水平上創造了強勁勢頭,但這是最棘手的問題。
其他仍有待談判的項目包括是否應涵蓋投資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何時適用新稅率以及確保其與旨在阻止侵蝕的美國稅收改革一致。
接下來怎麼辦?
定於下個月在威尼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會議將決定七國集團協議是否得到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
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決定如何以及向哪些跨國公司徵收稅款的指標。
七國集團公報對於在此期間對各個司法管轄區的大型科技公司徵收數位服務稅將如何實施持開放態度,美國希望在協議達成後立即取消該稅。
它只是表示,「新的國際稅收規則的適用與取消所有數位服務稅之間應該進行適當的協調」。
任何最終協議都可能對低稅國家和避稅天堂產生重大影響。
隨著跨國公司數十億美元投資的湧入,愛爾蘭經濟蓬勃發展。都柏林一直抵制歐盟協調其稅收規則的努力,不太可能不經鬥爭就接受更高的最低稅率。
然而,低稅率國家之爭不太可能是為了破壞整體談判,更多的是為盡可能接近 12.5% 的最低稅率爭取支持或尋求某些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