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希望氫能為未來提供燃料,但能否及時實現氣候目標?

長期以來,氫一直被認為是未來的燃料,是一種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歐盟脫碳的靈丹妙藥。

然而,儘管人們預計天然氣將在幫助歐盟實現到2050 年實現氣候中和和到2030 年將碳排放量減少55% 的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它仍然是一種廣為人知的能源來源,基礎設施建設很少橫跨整個大陸。

目前,歐洲共有175座加氫站(HRS),其中大部分位於德國。

然而去年,歐洲議會的立法者投票決定沿著歐盟主要道路每 100 公里建設一個 HRS——鑑於氫動力燃料電池電動車 (FCEV) 的基礎設施和需求仍然不存在,這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FCEV 的續航里程可以在 400 公里到 700 公里之間變化,因此 MEP 的目標是滿足駕駛員的需求。

但有人懷疑這是否是及時實現減排目標的可行解決方案。

一塊拼圖

CMB.TECH 是比利時少數的 HRS 公司之一,其技術長 Roy Campe 認為,氫並不是解決歐洲氣候問題的靈丹妙藥,它只是難題的一小部分。

“這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主要是,我們需要大規模投資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坎普告訴歐洲新聞。「但問題是,當你擁有太陽能、風能時,通常你就沒有該能源的消費者。氫氣是儲存能量的完美方式。當你不使用它時,將其存放起來,以便在需要時可以重複使用。

「氫肯定會成為未來燃料的一部分,」他補充道。 “我們並不是說它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相信未來大多數重型[運輸]設備將由氫氣提供動力。”

CMB.TECH 致力於為卡車等重型車輛配備氫能。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雙燃料技術,這意味著卡車可以使用柴油或汽油和氫燃料。

坎普說,目前來說,這是這類車輛的前進方向。

「我們認為必須從雙燃料方法開始,」他說。 “透過雙燃料,你可以將基礎設施與需求相匹配。如今,加油基礎設施減少了,因為需求減少了,需求也減少了,因為基礎設施減少了。”

氫也用於運輸以外的其他領域,包括化肥和塑膠等化學產品的生產。

據歐盟委員會稱,氫佔歐洲目前能源消耗的2%。

然而,96%的氫氣是透過骯髒的方式生產的,使用天然氣或化石燃料,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就是歐盟希望轉向使用再生能源生產氫氣的原因。

眾所周知,綠色氫是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透過電解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製成的。然後將其存儲起來直到需要為止。

布魯塞爾希望利用綠色氫氣來減少所有部門的排放,目標是到 2030 年生產 1,000 萬噸並另外進口 1,000 萬噸。

不切實際的期望

但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化學工程師 Samuel Furfari 教授在歐盟委員會任職超過 36 年,他表示,利用再生能源生產氫氣根本不可行,規模如此之大。

「歐盟委員會和歐盟銀行希望每年生產 1000 萬噸氫氣,但不僅僅是氫氣——氫氣主要來自風能和太陽能,其他可再生能源,但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 」富爾法裡告訴歐洲新聞。

「[但是]他們在風能方面存在問題。風能是間歇性的,有時當風太大時人們不需要電力,因此在歐洲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安裝的風力機越多,我們的風力發電就越多。

「電解水很簡單。所有學生都見過他們的化學教授這樣做。但這不是生產氫氣的工業方法,」他補充道。

「透過電解生產氫氣非常複雜,而且非常耗能。這是很大的區別,」他說。 “這就是它不存在的原因。沒有人這樣做。”

富法裡表示,生產氫氣的最佳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是透過核能,他表示,核能“在今天是不正確的”,而且歐盟不太可能很快在其氫戰略中追求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