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境內,俄羅斯飛地是烏克蘭戰爭制裁爭端的中心

俄羅斯最西端、也是最西端的領土本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克里姆林宮在烏克蘭的戰爭繼續進行,該地區面臨新的製裁。

加里寧格勒是一塊飛地: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但在物理上與該國其他地區隔離,並被立陶宛、波蘭和波羅的海包圍。

德國駐加里寧格勒總領事館的一名官員說:「住在這裡比人們普遍想像的要好。」他是少數仍派駐在那裡的西方外交官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加里寧格勒一直是德國的一部分,被稱為柯寧斯堡,這解釋了許多古老的建築在其他波羅的海城市中看起來並不格格不入。

如今,它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母港,擁有數萬名軍事人員,也是能夠攜帶核有效載荷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所在地。

正是這種二元性使加里寧格勒成為一個如此迷人的地方:一方面,它被許多俄羅斯人認為是一個理想的居住地區,過去十年中湧入的新居民享受著綠色空間和城市的創業精神。

另一方面,它是一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軍事地點,距離瑞典哥特蘭島僅 300 公里。控制波羅的海的防禦關鍵- 每個人都會透過親戚或朋友與軍隊有某種聯繫的地方。

波蘭歐洲議會議員拉德克·西科爾斯基本週表示,「波羅的海的俄羅斯人是他們國家未來的希望」。最對普丁持懷疑態度的人」。

在俄羅斯入侵之前,加里寧格勒居民可以獲得無需簽證即可進入波蘭的特別許可,而前往歐盟的購物之旅也是一項受歡迎的旅行。

德國領事館發言人表示,總的來說,決定居住在加里寧格勒的人往往更傾向西方,喜歡接觸歐洲,喜歡去波蘭購物。

莫斯科距離加里寧格勒1200公里,柏林只有一半的距離。

當地居民對制裁有何感受?

當立陶宛本周宣布禁止部分貨物從俄羅斯經其領土過境至加里寧格勒時,引發了克里姆林宮的迅速而憤怒的反應。

莫斯科表示,此舉是“史無前例的”和“非法的”,並威脅要對包括煤炭、金屬、建築材料和先進技術在內的過境禁令做出回應。

該禁令約佔加里寧格勒進口所有商品的 50%,但不包括食品或藥品。

然而,儘管克里姆林宮言辭激烈,當地居民似乎還不太擔心。

加里寧格勒的學生康斯坦丁·薩夫說:“也許貨物運送會出現一些問題,但目前我們還感覺不到。我們還沒有受到影響。”

「當然,與之前的製裁一樣,制裁將在我們地區留下印記……稀缺商品可能不會消失,但只會持續很短的時間,我認為政府會很快找到解決這種情況的辦法一切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得到解決,我們並不驚慌。

水手塞門·謝戈利亞托夫說:“我並不擔心,因為每個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我不知道為什麼政府現在才談論這件事,為什麼他們如此震驚。”

加里寧格勒數十年的重生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歷代加里寧格勒人一直在發掘埋藏的歷史痕跡。如今,東普魯士出現了一種復興,人們對自己所居住地區的歷史產生了新的興趣。

德國領事館發言人告訴歐洲新聞台:“當然,城市裡還有那條深坑的街道、破舊的建築。加里寧格勒一直被莫斯科視為有點繼母般的對待。”

「但在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不僅僅是為了(2018)世界盃。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旅遊業復甦,來自該國其他地區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地在加里寧格勒的波羅的海海灘度假。

「特別是在波羅的海度假勝地附近的村莊,俄羅斯化還沒有那麼猖獗——這裡仍然有許多破舊的教堂,」發言人說。

「加里寧格勒擁有東普魯士文化遺產,對俄羅斯遊客來說很特別。他們有意識地利用這一遺產,不僅保護老建築,而且將建築法規調整為舊風格,這樣即使是新建築也能體現東普魯士的風格。

德國領事表示,但這成本高昂,企業正在尋找投資者。

領事館發言人補充說,有進步的倡議和積極分子致力於保護文化遺產。

但他們告訴歐洲新聞台,還有另一個派別,他們更傾向莫斯科,並引發對即將到來的德國化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