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週在維也納發表的新研究,一種數十年歷史的癲癇藥物可能有助於抑制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導致人們在睡眠期間呼吸多次開始和停止的病症,影響他們的氧氣水平。估計有9.36億人在全球範圍內,中度至重度病例影響了約 4.25 億人。
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使用持續性正壓呼吸器 (Cpap) 機器來幫助防止打鼾,但這並不是靈丹妙藥。
研究的主要作者、瑞典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的呼吸醫學教授簡·赫德納(Jan Hedner) 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方法是在睡覺時戴著一台透過面罩吹氣的機器,以保持呼吸道暢通。在一份聲明中說。
「不幸的是,許多人發現這些機器很難長期使用,因此需要尋找替代療法」。
該研究納入了來自捷克共和國、比利時、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近300 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的患者——這是一種喉嚨肌肉鬆弛並阻止氣流進入肺部的常見疾病— —並且沒有使用Cpap 機。
研究人員給他們服用了刺激上呼吸道肌肉的藥物磺硫胺,或服用了安慰劑。
在接下來的 12 週內,他們追蹤了參與者在睡眠時的呼吸、血氧水平、心律、眼球運動以及大腦和肌肉活動。
他們發現,與服用安慰劑的人相比,服用該藥物的人在睡眠時呼吸停止的可能性較小,且血氧水平較高。他們白天也不太可能打瞌睡。
更高的劑量似乎會產生更大的差異。服用最高劑量磺硫胺的患者睡眠期間呼吸中止的頻率降低了 39.9%,而服用最低劑量的患者睡眠期間呼吸中止的頻率降低了 17.8%。
「這表明硫噻嗪可能是治療 OSA 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對於那些發現自己無法使用現有機械治療的人,」赫德納說。
該藥物目前在歐洲國家上市,用於治療兒童癲癇。
Hedner 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呼吸學會 (ERS) 大會上介紹了尚未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結果。
ERS 睡眠呼吸障礙小組負責人、呼吸與呼吸學教授索菲亞·施扎(Sophia Schiza) 表示,雖然結果“有希望”,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來了解硫噻嗪和其他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狀的潛在療法的長期影響。
「由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代謝疾病等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因此我們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至關重要,」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希扎在一份聲明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