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移植的肝臟總共可以存活 100 多年

研究發現,從老年人身上移植的肝臟總共可以持續工作超過 100 年,甚至比年輕捐贈者的肝臟更耐用。

這些發現為外科醫生提供更大的捐贈池鋪平道路,這可能為未來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目前的醫療實踐認為一般來說,年輕捐贈者的肝臟比老年捐贈者的肝臟工作得更好,因為他們不太可能患有慢性健康問題。

但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美國醫療器材公司 TransMedics 的研究人員的新發現提供了證據,表明老年捐贈者的肝臟可以正常運作。

他們分析了來自美國器官共享聯合網絡的移植數據,以了解是什麼讓這些所謂的「百夫長肝」如此有彈性。

在 1990 年至 2022 年間移植的 253,406 個肝臟中,他們鑑定出 25 個符合百夫長肝臟標準的肝臟 - 累積年齡超過 100 歲(移植時的初始年齡加上移植後存活率的總和)。

研究主要作者、德州大學西南醫學院的醫學生亞什·卡達基亞(Yash Kadakia) 表示:「我們研究了移植前的存活率,主要是捐贈者的年齡,以及肝臟在接受者體內存活的時間。

「我們對這些存活超過 100 年的非凡肝臟進行了分層,並確定了參與創建這種獨特組合的供體因素、受體因素和移植因素,使肝臟能夠活到 100 年」。

這些「百夫長肝臟」其實有更好的結果

研究人員觀察的百夫長肝臟,平均捐贈者年齡為 84.7 歲,顯著高於非百夫長肝臟移植的 38.5 歲。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這些較老的肝臟有更好的結果。

美國外科醫生學會在描述研究結果的新聞稿中表示:“百夫長組的同種異體移植結果和患者存活率明顯更好。”

「百夫長組中沒有移植物因原發性無功能或血管或膽道併發症而流失,」它補充道。

研究人員也發現,百夫長組和非百夫長組在 12 個月時的拒絕率沒有顯著差異。

他們將這些百夫長肝臟的成功歸因於有利因素的匯集。

卡達基亞說:“捐贈者得到了優化,接受者也得到了優化,並且需要這種獨特的因素交叉才能產生真正好的結果。”

一方面,百夫長組的捐贈者糖尿病發生率較低,捐贈者感染也較少。

百夫長肝臟捐贈者的轉氨酶也較低,這種酵素在肝臟中扮演關鍵角色。轉氨酶升高可能導致肝臟移植出現問題。

此外,百夫長肝臟的接受者的 MELD 評分顯著較低(百夫長組為 17,非百夫長組為 22),這意味著他們的需求本來就不那麼嚴重。

一個MELD評分是衡量患者肝病嚴重程度的指標,用於確定器官分配過程中的優先順序。 MELD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更迫切需要移植。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能為未來更多可用的肝臟鋪路。

研究合著者、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外科副教授 Christine Hwang 表示:“我們以前傾向於迴避使用年長捐贈者的肝臟。”

「如果我們能夠找出這些捐贈者的特殊之處,我們就有可能獲得更多可用的肝臟進行移植並獲得良好的結果」。

「肝臟是非常有彈性的器官,」卡達基亞補充道。

「我們使用年長的捐贈者,我們有更好的手術技術,我們在免疫抑制方面取得了進步,並且我們有更好的捐贈者和接受者因素匹配。所有這些都使我們能夠獲得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