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用墨水講述女性故事的中國刺青藝術家

兩年多來,中國紋身藝術家宋佳音採訪了她的女性客戶,並將結果發佈到網上,用墨水和視頻記錄了數百名女性的記憶、希望和恐懼。

她的設計——從日落到精緻風格的子宮和心愛寵物的圖像——就像女性將它們蝕刻在身體上的動機一樣多種多樣。

近年來,在一個女性自我表達空間不斷縮小的國家,刺青感覺像是一種賦予權力的行為。

「當你選擇紋身並選擇不同的圖像放在你的身體上時,你實際上是在採取行動說,我控制我的身體,」宋說。

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透過強制生育立法(例如現已放棄的一胎政策)對女性身體進行控制。

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當局鎮壓了幾乎所有類型的女權主義活動,限制非政府組織,逮捕知名人士,並暫停社交媒體帳戶。

主要看重女性外表和生育的保守態度仍然是常態,並且得到官方媒體和流行文化的強化。

宋自稱是女權主義者,她將自己的計畫視為一部開放式紀錄片,她希望這部紀錄片既能幫助宣揚女性的聲音,又能挑戰陳規定型觀念。

「我想給(女性)一個更大的平台,讓更多人看到她們表達的內容,」她說。

“1,000 個女孩”的影片都遵循簡單的格式 - 它們以打破僵局開始:“你的星座是什麼?”

但在接下來的對話中,受訪者分享了關於心理健康、性別、對變老的焦慮以及親人死亡的親密想法。

性別歧視的“最糟糕形式”

上個月,在宋充滿書籍的工作室裡,27 歲的廖靜儀很高興成為這個計畫的一部分,並接受了她的第一個刺青。

廖青躺在紋身台上,牛仔褲捲在一側,她撐著身體,針在她的皮膚上移動,小腿上逐漸形成了洶湧的波浪和巨石的輪廓。

她說她受到了一位她在大學尊敬的教授的啟發,這位教授告訴她要像一塊「邊緣未被磨損的岩石」。

雖然刺青在中國較國際化和富裕的地區並不罕見,但女性尤其仍面臨對其外表的審查。

在保守的圈子裡,紋身或不符合傳統風格是不受歡迎的。

最近,一名年輕女子因發布自己粉紅色頭髮的照片而成為網路上厭女虐待的目標,自殺事件突顯了女性可能面臨的巨大壓力。

作家兼社會評論員張莉佳告訴法新社:「當一個女人不順從時,她就會受到攻擊,她的道德就會受到質疑……這是植根於性別不平等的最糟糕形式的性別歧視。

不顧反對

一位 30 多歲的女性客戶選擇紋上彩虹圖案,她說她年輕時想紋上彩虹圖案,但她的男朋友威脅要和她分手。

另一位女士是醫生,她要求以她祖父母的紫色繡球花為基礎進行設計,她說,在她的醫院,很多病人會覺得紋身醫生「似乎不夠負責」。

宋說,一位40多歲的女性前來紋身,讓她特別感動。

宋回憶說,這名女子問道:“我已經是一名母親、一名妻子,現在我可以做我自己,紋上任何我想要的紋身嗎?”

斷鍊

宋女士肘部附近的刺青尤其引人注目。

它描繪了一條斷裂的鏈條,向小花梅致敬。

她被認為是人口販賣的受害者,她的困境的消息在全國引起了震動。

好幾個客戶都要求紋同樣的刺青。

「我想任何一個女人看到這一點,包括她被迫生八個孩子,都會感到無比心痛,」宋說。

「我認為我們已經鬥爭了太久了。這場為女性爭取權利的鬥爭已經持續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