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影學院本周宣布,由於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戰爭,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關係緊張,今年不會有任何俄羅斯電影獲得奧斯卡提名。
該學院在聲明中表示,不會派出任何俄羅斯電影參加在美國舉行的 2023 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競賽。
此前,坎城影展等其他幾個國際電影節也決定禁止俄羅斯代表團或與俄羅斯政府有聯繫的任何人參加,儘管俄羅斯獨立電影製片人已被允許參賽。
負責將俄羅斯電影送入美國競賽單元的委員會主席帕維爾·喬赫萊 (Pavel Tchoukhraï) 譴責了他所說的「在他背後」做出的決定,並宣布辭職作為回應。
俄羅斯電影巨擘、普丁支持者、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提議打造「歐亞」另類,他表示俄羅斯沒有必要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
他告訴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在我看來,選擇一部在一個國家中代表俄羅斯的電影根本沒有意義,而這個國家實際上目前否認俄羅斯的存在。”
諷刺的是,米哈爾科夫本人曾三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提名 - 1992 年靠近伊甸園,1994年被太陽灼傷和 2007 年12- 並榮獲奧斯卡獎被太陽灼傷。他目前是最後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獎的俄羅斯人。
他並不是唯一一位獲得令人垂涎的奧斯卡小金人的人。
自 1929 年該獎項創辦以來,俄羅斯表演者和導演總共獲得了 39 項奧斯卡獎,並獲得了 177 項奧斯卡提名。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獲得最佳國際長片的人。
戰爭與和平(1966 年 - 1968 年獲勝)
顧名思義,戰爭與和平改編自列夫托爾斯泰 1869 年的小說。
就像世界文學經典一樣,這部電影追溯了拿破崙殘酷入侵俄羅斯時少數俄羅斯貴族家庭的生活。
這部電影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儘管它經常粗暴地壓制藝術,但蘇聯還是提供了一萬名士兵和數百匹馬作為臨時演員。
有那麼多動物和人類,也就不足為奇了戰爭與和平該片是蘇聯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以 2019 年價格計算,成本為 6,000 至 7,000 萬美元(約 7,260 萬歐元)。
如果您決定觀看,請做好準備:這部由四部分組成的電影從開始到結束長達 431 分鐘。
德蘇·烏扎拉 (1975)
由日本著名電影製片人黑澤明執導,德蘇烏札拉:獵人是一部 1976 年的蘇日電影。
該書由俄羅斯人尤里·納吉賓(Yuri Nagibin) 與人合著,幾乎全部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戶外拍攝,改編自20 世紀初俄羅斯探險家弗拉基米爾·阿爾謝尼耶夫(Vladimir Arsenyev) 1923 年的回憶錄。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森林居民的生活,他古老的生活方式被不可避免的文明進程慢慢摧毀。它也關注了兩個背景截然不同的男人之間尊重和深厚友誼的增長,以及應對衰老和隨之而來的活力喪失的困難。
德爾蘇·烏扎拉事實證明,該片深受歐洲和蘇聯影迷的歡迎,售出超過 2,100 萬張門票。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1980)
多好的標題。
1980年發布,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一部由弗拉基米爾·門紹夫執導的蘇聯愛情片,隸屬於莫斯科電影公司,該公司是俄羅斯最大、最古老的電影製片廠,目前仍在運作。
這部跨越二十年的電影追溯了三名來自莫斯科的年輕女性的生活。
不透露太多,它涉及調情的干將、富裕的丈夫(或不富裕,視情況而定)、拒絕墮胎、離婚、著名的曲棍球運動員、伏特加狂歡和“男人的談話”。隨心所欲。
即使在今天,它在俄羅斯仍被認為是經典。 2021年,俄羅斯民意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發現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俄羅斯觀眾最喜歡的蘇聯電影。
被太陽灼傷 (1994)
我們回到俄羅斯導演兼普丁支持者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Nikita Mikhalkov),她在 9 月 27 日星期二抨擊奧斯卡頒獎典禮毫無意義。
這部 90 年代的電影也贏得了 1994 年坎城影展大獎,講述了 1930 年代末斯大林主義蘇聯大清洗期間一名紅軍軍官及其家人的故事。
在這一現實事件中,多達 120 萬人被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殺害,當時他試圖鞏固自己對共產黨內部政治對手的權力並消除其所有影響力。
這部電影發生在 1936 年的一天內,以一個角色考慮自殺開始,以某人(我們不會說是誰)被驅逐到勞改營結束。說它不是一款溫柔的手錶,還算是溫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