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奧斯卡:爭奪最佳國際電影獎的三部歐洲電影是什麼?

這已經是一部創造歷史的電影,丹麥喬納斯·波赫爾·拉斯穆森 (Jonas Poher Rasmussen) 執導的《逃離》可能是歐洲電影在 2022 年獲得奧斯卡獎的最大希望。

《逃亡》透過圖形動畫講述了阿富汗難民的逃亡故事,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國際長片類別提名的電影。

在講述衝突記憶時使用動畫並不新鮮,因為它比真人表演更強大,也更實用——阿里·福爾曼(Ari Folman) 2008 年的電影《與巴希爾華爾茲》使用圖形動畫來說明1982年入侵黎巴嫩的故事,並被也獲得奧斯卡提名。安潔莉娜裘莉製作了另一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電影《養家活》,該片講述了一個家庭的動畫故事。阿富汗女孩試圖透過偽裝成男孩來養家糊口

但弗利在利用時事時感覺非常親密。這是一個名叫阿明·納瓦比(Amin Nawabi) 的阿富汗難民的真實故事,他十幾歲時確實出現在拉斯穆森的丹麥小社區,從喀布爾逃到莫斯科,然後又逃到丹麥,然後幾十年沒有講述他的故事- 直到現在。

當觀眾了解到阿明必須逃離的全部情況,以及他在喀布爾長大時性取向受到的壓抑時,導演講述他朋友的故事和保護他匿名的方式就被理解了。

但拉斯穆森表示,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自2015年以來歐洲持續不斷的難民危機促使他製作了一些比阿明的故事更有吸引力的作品。

“我認為難民的故事往往被簡化了,”他說,“我希望我能賦予它更多的細微差別,並表明難民和你我一樣有著複雜的心理。”

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北歐國家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挪威約阿希姆·特里爾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也入圍了最佳國際長片的候選名單,而這也是一種罕見的喜劇形式,現在受到了奧斯卡的青睞。 (芬蘭也剛剛錯過了尤霍·庫斯馬寧的《第六間車廂》的入圍名單,這也是一部喜劇,講述了兩個不太可能的靈魂伴侶在火車上相遇的故事。)

去年的「第六區」和「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都獲獎了坎城影展。在後者的案例中,最佳女演員獎頒給了挪威明星雷納特·雷因斯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很容易看出它為什麼有吸引力(並且也必須使其適合英語改編),因為它講述的是千禧一代朱莉在事業和愛情生活中做出選擇的故事,在過程中了解她是誰。

“挪威以前從未因故事片獲得過奧斯卡獎,所以當然,國內的每個人都支持我們,”特里爾告訴商業雜誌 Variety

特里爾辯稱,他不想就 21 世紀的女性意味著什麼發表聲明,但表示他想探索「人際關係如何反映我們對生活的存在期望」。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從小就期望愛情是我們實現自我的地方,事業也是如此。

義大利導演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 的電影《絕美之城》 (The Great Beauty) 於2014 年榮獲奧斯卡獎,今年他憑藉迄今為止最具自傳性質的故事《上帝之手》(The Hand of God) 再次獲得最佳國際電影提名,該故事在Netflix 上發布。

迭戈·馬拉多納時代20 世紀 80 年代,在 SSC 那不勒斯,年輕的法比埃托發現自己有多想拍電影,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它以索倫蒂諾的家族為背景,以那不勒斯海岸線的壯麗背景為背景,令人賞心悅目。

但導演的青春也蘊藏著巨大的悲劇,這點只有在觀看影片時才能顯現出來。

「我希望觀眾能夠接受電影中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即儘管一個人可能面臨痛苦,但在隧道的盡頭,總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未來。」索倫蒂諾最近告訴英國廣播公司。

許多評論家預測《上帝之手》也將入圍最佳影片候選名單奉俊昊的寄生蟲2020 年的獲獎似乎為非英語電影打開了大門。

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的奧斯卡作品,濱口龍介的三小時史詩片《駕駛我的車》,它也進入了最佳影片提名,並在最佳國際長片單元中佔有一席之地。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導演在廣島執導安東·契訶夫的多語言作品《萬尼亞叔叔》的故事,同時他也接受了妻子的去世。不丹也憑藉電影《露娜娜:教室裡的犛牛》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並獲得最佳國際長片類別的最終席位。

雖然歐洲在歷史上一直主導著奧斯卡國際電影製作——據估計,義大利憑藉其電影獲得了14 項奧斯卡獎,法國則獲得了12 項——但贏得最佳國際長片的明智之舉將是《駕駛我的車》,迅速奪得最高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