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君主訪問之前,波多黎各一座殖民時代的雕像被推倒。
這起事件發生在周一黎明前幾個小時,是國王費利佩六世訪問美國加勒比海領土的前奏。
警方在清晨巡邏時聽到一聲巨響後,在凌晨發現了這座破碎的雕像。
聖胡安警察局長何塞·胡安·加西亞上校說:“聽起來就像爆炸一樣。”
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龐塞·德萊昂的雕像由英國大砲熔化的鋼材製成,雕像上的萊昂面向南方,左手放在臀部,右手手指指向他建立的第一個定居點。
雕像也指向附近保存著龐塞·德萊昂遺骸的聖胡安包蒂斯塔大教堂的方向。
1493 年,這位西班牙探險家與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一起登陸波多黎各。龐塞·德萊昂成為島上的第一任總督,並在強迫當地泰諾人(阿拉瓦克印第安人的一個分支)勞動後鎮壓了他們的起義。
週一下午晚些時候,費利佩國王抵達幾小時後,工人們恢復了這座重達 1000 多磅(589 公斤)的雕像,目前,這座雕像已被重新安裝。
修復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遭到了幾名抗議者的質問,其中一些人在雕像底座上張貼了標語,其中一個標語上寫著:“他們不是神。”抗議者表示,他們將再次推倒它,下一個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雕像。
西班牙在波多黎各的殖民遺產
西班牙的遺產在波多黎各舉足輕重,聖胡安有一條以龐塞·德萊昂命名的主幹道,島上北部海岸矗立著一座巨大的哥倫布雕像。
哥倫布雕像的大小是沒有基座的自由女神像的兩倍以上。
聖胡安市長米格爾·羅梅羅在接受 Telemundo Puerto Rico 採訪時為重新安裝進行了辯護,他說:“500 年前的西班牙人與今天的西班牙人不同。”
國王抵達後,他告訴記者:“言論自由受到保護,但不能保護的是破壞行為。我認為破壞行為是最懦弱的表達形式。”
兩年前,活動人士在聖胡安老城區的街道上遊行,加入美國消除壓迫象徵的運動,並要求消除西班牙在波多黎各的遺產。雖然有些雕像被塗鴉污損,但警方表示,這是第一次有這類雕像被推倒。
這座雕像位於聖荷西廣場,靠近美洲現存第二古老的西班牙教堂,該教堂於 1532 年在龐塞·德萊昂捐贈的土地上開始建造,其基座建在一個土著定居點的頂部。
費利佩國王計劃會見波多黎各總督佩德羅·皮爾路易斯和其他官員,慶祝聖胡安建城 500 週年。
波多黎各一直是西班牙殖民地,直到 1898 年美西戰爭結束後,西班牙將該島移交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