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中的聲音沙啞而遙遠。俄羅斯北極地區傳統村莊薩滿的狂熱吟誦是幾十年前記錄的,現在已經消失在歷史之中。
他被遺忘的聲音是聚集在蘇聯的數千人之一,民族誌學家對這個龐大聯邦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歌曲、民間傳說和語言進行了編目。
該收藏目前保存在聖彼得堡普希金之家研究所的檔案室中,是與蘇格蘭阿伯丁大學合作的新計畫的重點,該計畫旨在數位化和保存特別是來自北極北部的聲音。
「這個檔案館的錄音帶錄音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30 年代,一直到 1970 年代,來自俄羅斯各地的民族誌學家,」阿伯丁大學人類學家戴維·安德森 (David Anderson) 教授解釋道。 50,000 美元(44.329 歐元)來資助為期兩年的數位化計畫。
「他們錄製的原始蘇聯機器不再運作,檔案館也不再能夠再現這些聲音,」他說,儘管一些早在 1890 年代在蠟筒上錄製的錄音仍然可以在現代留聲機。
投資德國的專業設備將幫助研究人員以低速播放磁帶,對它們進行數位「音訊清理」以消除背景失真,然後將它們保存為 MP4 或 WAV 檔案。
但這個過程也伴隨著風險。
「存在一個問題,磁帶不能很好地老化,因此對於一些最早的磁帶,您可能會嘗試播放一次,然後它就會解體」安德森教授說。
俄羅斯檔案館中的許多聲音來自原來所在地已不存在的社區,因為作為蘇聯工業化政策的一部分,人們被重新安置在大城市。
「這些社區仍然存在,通常在城市環境中,但他們已經與錄製這些錄音的原始村莊失去了聯繫。”
在集體化過程中,少數民族語言的獨特特徵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型克里奧爾語,這意味著雖然與特定地區有聯繫的年輕人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幾十年前磁帶上的語言,但這些社區的年長成員仍然記得他們的親戚說著原來的50或60種方言。
安德森教授說,這些錄音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聆聽傳說和民間傳說,就像在蘇聯時代大規模的移民計畫開始之前,人們仍然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一樣。
探索對多元文化的俄羅斯帝國人民進行分類
俄羅斯最早的民族誌實地考察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的俄羅斯帝國時代,但在蘇聯時期仍在繼續——儘管進行這項研究的原因截然不同。
隨著科技的進步,帝國的民族誌學家會去社區寫筆記,有時還會拍照或錄音,作為分類和了解其公民的一種方式。
「俄羅斯帝國的形像是一個多元文化帝國,他們希望獲得所有這些不同群體及其與沙皇關係的證據,以及他們如何在等級制度中的所有嵌套群體中融合在一起, 」安德森教授說。
當時,從科學角度來說,人們對探索不同種族的起源非常感興趣,特別是西西伯利亞的芬蘭-烏戈爾人。而在蘇聯時期,民族誌學家的工作更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以證明東西伯利亞人民與俄羅斯的聯繫多於與中國的聯繫。
「這有點險惡,但這正是影響蘇聯民族誌工作的原因。他們發展了特定的語言理論,例如烏拉爾-阿爾泰假說,試圖表明所有這些群體都團結在一個語言根源中,而這種語言根源不會跨越邊界延伸到中國。
幾十年來,蘇聯民族誌學家年復一年地回來與同樣的人交談,並讓他們在正式訪談中講述特定的故事。
有些實地考察非常徹底,以至於今天甚至可以回到各個城鎮和村莊,將地點進行匹配,找到最初受訪者的後代。
面向未來的檔案
當在蠟筒或磁帶上進行錄音時,該技術被認為是尖端技術,與今天的數位錄音非常相似。
那麼人類學家如何確保子孫後代仍能聽到這些新版本的俄羅斯聲音呢?
安德森教授說,答案在於不斷更新檔案。
“就我們而言,MP4 文件或 WAV 文件是始終使用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可能會發生變化。”
「在任何數位化專案中,確保長期可持續性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記錄和重新記錄。因此,每隔十年,您就會使用新格式重新錄製到新媒體上,以確保材料始終能夠被理解。
這是一個艱苦且持續的過程,但最終對於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來自俄羅斯北極北部社區想要了解自己根源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無價的過程。
安德森教授說:“這些錄音對於這些演說家親屬的直系後代來說顯然特別重要,而且也讓人們知道他們的文化很重要。”
“即使是記錄了他們的文化,也讓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