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夫曼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對貝多芬的黑暗演繹

今年薩爾茲堡音樂節的一大亮點是:貝多芬《費德里奧》的新製作。

舞台上的演員陣容十分出色,其中包括備受追捧的德國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他飾演貝多芬的悲劇英雄:政治犯弗洛雷斯坦(Florestan)。

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指揮家弗朗茨·韋爾瑟·莫斯特的指揮下,在樂池中演奏。

貝多芬對自由和人性的讚歌是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歌劇。

「編曲的製作方式簡直太棒了。就好像貝多芬牽著你的手,一步步帶你走進監獄。它會變得更黑、更濕、更可怕,直到你到達最黑暗的地牢,弗洛雷斯坦的牢房,」喬納斯·考夫曼解釋道。

《費德里奧》的靈感源自法國大革命期間的真實故事。英勇的萊昂諾爾克服重重困難,試圖拯救她的丈夫。

「通常,女性的歌劇角色都會(充滿)昏厥、崩潰,當然還有死亡,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死去,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角色。這是非常不同的,它非常勇敢,非常堅強,」加拿大女高音阿德琳娜·皮茨宗卡 (Adrianne Pieczonka) 說道。

這部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了這部傑作——沒有美好的結局。

「我一直很難接受弗洛雷斯坦的聲樂部分是
如此強大,他看起來如此健康......在這部作品中,導演克勞斯·古斯(Claus Guth)認為,弗洛雷斯坦實際上是一個破碎的人,持續多年的酷刑和單獨監禁已經留下了印記。他不再承認萊昂諾爾是他的妻子。他無法將自己從頭腦中的這些象徵性『鎖鏈』中解放出來。

「我認為貝多芬是為聲音而寫的——男高音和女高音——非常樂器化。你可以像小號或小提琴一樣思考,有時人聲並不那麼完美,所以這就是挑戰:我認為威爾第、史特勞斯或瓦格納寫了更自然的台詞。貝多芬的作品有點稜角,難度更高。

考夫曼提出了他自己對這部歌劇的見解:

「這是關於有遠見的人——貝多芬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位有遠見的人。它也關乎自由、地球和平的願景——所有這些,我們在很多很多年後仍然沒有實現。當然,當時這只是一個幻覺,但他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在音樂中用激情和熱情展現了他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