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唱片業協會 (BPI) 已就 Jammable 公司的「深度偽造」技術向該公司發出了一封法律投訴信。
Jammable 直到最近被稱為 Voicify,它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軟體來模仿藝術家的聲音,以便用戶可以將這些聲音納入新的作品中。
據 BPI 稱,該軟體可能是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進行訓練的,這構成了對產權。
BPI 總法律顧問Kiaron Whitehead 表示:「音樂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採用新技術來創新和發展,但Voicify …以及越來越多其他類似的公司正在濫用人工智慧技術,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奪取他人的創造力。
「音樂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創造音樂的人類藝術必須受到重視、保護和獎勵。但它越來越受到深度造假人工智慧公司的威脅,這些公司未經許可就竊取版權作品,」懷特海德補充道。
Jammable 提供 3,000 多個克隆藝術家聲音模型,每月向用戶收取 1.99 英鎊(2.33 歐元)至 89.99 英鎊(105.18 歐元)的費用。
該資料庫包括艾米懷恩豪斯、德雷克、弗蘭克辛納屈、蕾哈娜和麥當娜等人的語音模擬器。
該網站由南安普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學生 Aditya Bansal 於 2023 年創建。 BPI 辯稱,這是在沒有必要許可的情況下完成的。
班薩爾去年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由於這項技術相當新,有很多人正在研究它並試圖推出產品,所以我必須盡快做到這一點。”
如果 Jammable 接受指控並同意停止侵犯版權,BPI 已提出停止訴訟程序。
Jammable 尚未回應歐洲新聞台的置評請求。
Simkins LLP 合夥人、人工智慧和版權律師Nick Eziefula 表示:「今天的消息證明,如果音樂版權所有者在此事上有發言權,未經許可的人工智慧音樂生成的'狂野西部'時代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這裡甚至可能存在版權之外的問題,」他補充道。
如果法院判定藝術家的聲音不屬於版權作品,並且該聲音被歸類為個人數據,那麼 Jammable 的行為仍可能違反數據隱私法。
“也可能存在對藝術家品牌的盜用,”Eziefula 解釋道,“因此,虛假代言原則很可能適用,如果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似乎被錯誤地歸屬於原始藝術家,甚至會提出聲譽損害索賠。”
該案件是英國首例涉及深度偽造人工智慧音樂的案件,但其他人工智慧案件也已透過法院審理。
去年,英國一名電腦科學家在其人工智慧系統創造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失敗,因為英國智慧財產局表示機器不能註冊為發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