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1 年歐盟共發生 288 萬起非致命性工作場所事故。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雖然這些事故並不致命,但嚴重程度足以導致至少四天的停工。
歐盟將工作場所事故定義為「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導致身體或精神傷害的離散事件」。這包括工人輪班期間的道路交通事故,但不包括上下班途中的道路交通事故 - 儘管法國等一些國家將上班途中的車禍視為工作場所事故。
當受害者在工作地點發生事故後不到一年內死亡,則被視為致命的工作場所事故。
歐洲工會聯合會(ETUC)高級顧問伊格納西奧·多雷斯特(Ignacio Doreste)告訴《歐洲商業新聞》:“不幸的是,確實可以說工作場所事故在歐洲相對普遍。”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發生工作事故
同時,數據顯示,男性面臨的風險更大,其中非致命工傷事故的受害者佔 68.3%。
一種解釋是,男性比女性更常擔任全職職位,導致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相應地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男性主導的領域也是工傷事故高發生率的階段,其中建築業是致命事故發生最多的行業。
建築業以及運輸和倉儲、製造業以及農林漁業部門也佔非致命性工作場所事故的三分之二。
工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歐盟數據表明,所有事故主要是由於工作設備(運輸、工具或機器)失控造成的。跌倒、絆倒或滑倒是其次的。
伊格納西奧·多雷斯特說:“儘管人類行為背後的真正根本原因往往具有組織根源,但人為錯誤常常被認為是導致事故的不可避免的因素。”
歐洲工會 ETUC 強調,需要採取良好的立法、降低風險和預防措施相結合,以避免工作場所發生事故。他們表示,雇主有責任確保安全的工作環境,包括員工的心理健康。
ETUC 告訴《歐洲商業新聞》:“根據目前的情況,致命的工作場所事故預計將持續到 2062 年,這比之前的預期長了七年。”
他們補充說:「我們敦促歐洲管理機構頒布立法,保護工人免受氣候變遷相關風險的影響。」並提醒人們注意最近極端天氣的風險。
9月份,法國至少有六名工人在羅納河谷和香檳地區收穫葡萄時死亡。他們在 35 度的高溫下在田裡乾了幾個小時後,全部都出現了心臟驟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