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歐盟能否成為中東地區有效的地緣政治力量?

Assem Dandashly 和Christos Kourtelis 寫道,考慮到一個非常動蕩的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和國際競爭,如果歐盟尋求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強大參與者,就必須以切實的行動而不是相互矛盾的聲明來維護其價值觀。

在過去三十年中,歐盟在塑造其南部鄰國環境方面的努力不斷增加。

從 1995 年歐洲-地中海夥伴關係的啟動、2004 年歐洲睦鄰政策 (ENP) 到 2008 年地中海聯盟的啟動,布魯塞爾決策者的主要信念是,提供財政和技術支援將使歐盟能夠利用其規範力量說服鄰國接受其價值觀。

自由貿易領域的進展幫助歐盟進一步融入南地中海經濟體進入歐盟市場,並推動了一些標準和規則。

然而,2010 年代初期的阿拉伯之春事件揭露了歐盟在該地區推廣其民主規範和價值觀的局限性。

《歐洲政策》的修訂以及對深度民主和包容性成長的強調表明,歐盟已經注意到了其早期外交政策的錯誤。

它還有可能成為中東和北非 (MENA) 人民尋求該地區積極變革的基準。

然而,歐盟以穩定為導向的安全政策的重新出現導致了在促進民主和人權方面的妥協,這在過去十年中中東和北非地區移民和尋求庇護者的待遇以及歐盟的軟弱反應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僅僅要求被看見還不夠

然而,俄羅斯去年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促使歐盟在周邊地區展現更多的自信和凝聚力。

這場戰爭似乎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推動了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進步,比過去幾十年的進步還要大。

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最新衝突似乎成為布魯塞爾展示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大膽宣稱的「歐洲地緣政治覺醒」的另一個機會。

然而,僅僅要求被承認為真正的強國或追隨美國的潮流,一個有效的地緣政治歐洲的出現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沒有共同的防禦身份,歐盟就無法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強國行事,而且它對 10 月 7 日哈馬斯襲擊的反應迄今為止已經侵蝕了自己的價值觀。

最重要的是,它危及了擴大其在更廣泛的中東和北非地區影響力的外交舉措。因此,歐盟現有的戰略(或缺乏戰略)產生了多種後果。

僅僅言語不會迫使人們重新思考

首先,它削弱了歐盟作為解決衝突的調解過程關鍵的潛力。

儘管歐盟政策制定者很好地譴責了哈馬斯的襲擊,但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在訪問以色列期間僅發表了簡短聲明,支持「以色列有權抵禦哈馬斯恐怖分子,並充分尊重國際人道法」。法律。」。

這些聲明顯然不足以防止或阻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無辜人民的死亡,因為需要採取更堅決的行動。

1975年,當華盛頓就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西奈臨時協議》進行談判時,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拒絕與以色列簽署新的武器協議,直到後者做出有意義的讓步。

這向當時的以色列政府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它沒有獲得重要國際行為體的全權委託來執行其中東政策。同樣,今天的歐盟(與美國)可以利用其貿易力量來實現地緣政治成果,並迫使所有利害關係人重新評估其政策。

需要單一的外交政策

其次,歐盟在縱向和橫向一致性方面都表現出根本性的缺陷,就像最近的每一次中東和北非危機一樣。

目前的問題是,由於缺乏協調,歐盟無法集體參與國際外交。

如果歐盟希望加強其地緣政治影響力並推動國際社會努力實現該地區的長期和平,政策的統一至關重要。

歐洲-地中海關係的近代史為今天提供了重要的教訓。

1973 年 10 月 6 日贖罪日,阿拉伯國家聯盟發動突襲,引發了百勝戰爭。

巴黎、倫敦和波昂之間的有效協調導致了與美國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這項策略透過歐洲-阿拉伯國家對話擴大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影響力,儘管歐洲解決衝突的外交努力在隨後幾年有所減弱。

以實際行動維護歐盟價值觀

第三,歐盟應對當前危機的做法可能會嚴重損害其在阿拉伯地中海民間社會中的形象。

調查顯示,地中海阿拉伯國家公民繼續對布魯塞爾表現出信任,儘管歐盟對移民危機的處理以及歐盟對埃及軍事政變以及利比亞和敘利亞危機的反應招致了越來越多、更嚴厲的批評。

西方機構無法為這場危機提供解決方案的觀點將破壞歐盟在實施許多發展計劃時與當地行動者急需的合作,這些行動者將更熱衷於尋求與歐盟價值觀和地緣政治對立的其他捐助者的支持。

考慮到一個非常動蕩的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和國際競爭,如果歐盟尋求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一個有效的行動團體,那麼它必須透過切實的行動而不是相互矛盾的聲明來維護其價值觀來做到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要求自我遏制和人道主義支持似乎是最低的共同標準,並不表明歐盟有能力或願意充當真正的地緣政治大國。

Assem Dandashly 是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政治學係政治學副教授,Christos Kourtelis 是雅典 Panteion 大學國際、歐洲和地區研究系歐洲公共政策助理教授。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