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這就是歐盟應深化與中亞關係的原因

上週,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在柏林與中亞五國領導人舉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峰會。

雖然主要議題是如何推進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的地區和經濟關係,但根本焦點無疑是地緣政治。

自去年莫斯科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中亞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不斷惡化,這為五國的外交政策帶來了更大的迴旋餘地。

這種情況為歐盟提供了擴大與中亞關係並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地區發揮更加突出作用的機會。

歐洲能源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

歐洲深化與中亞的連結有許多好處。

首先,隨著歐洲國家致力於應對能源安全挑戰,特別是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能源多元化變得至關重要。

哈薩克是中亞地區面積和經濟面積最大的國家,加強與哈薩克的聯繫可以為歐洲的能源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哈薩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儲量,已經透過德魯日巴管道向德國市場供應石油,該管道始於俄羅斯,延伸至多個歐洲目的地。

自2023年初以來,哈薩克已向德國出口了50萬噸石油。哈薩克總統託卡耶夫上週與舒爾茨總理會談後表示,阿斯塔納準備增加供應並使其長期供應。

哈薩克和其他幾個中亞國家也富含稀土金屬,這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這些金屬在從智慧型手機、風力渦輪機到電動車充電電池等眾多技術的製造中發揮關鍵作用。目前,歐洲嚴重依賴中國和俄羅斯這些不可或缺的礦產。

中間走廊,重大進展

考慮到與中國、尤其是與俄羅斯的複雜且有時緊張的關係,歐洲應積極尋求稀土供應鏈多元化,而與中亞國家建立更深的伙伴關係可能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戰略舉措。

然而,從亞洲到歐洲的許多供應鏈和主要貿易路線都經過俄羅斯,如果關係仍然緊張或進一步惡化,就會帶來潛在的複雜性。

因此,中亞和歐洲國家都熱衷於建立替代貿易路線。跨里海貿易路線(也稱為中間走廊)繞過俄羅斯,是透過南高加索和哈薩克加強亞洲和歐洲之間貿易的特別有前途的管道。

沿線運輸時間由去年的38-53天縮短至19-23天。目標是進一步將其縮短至 14-18 天。

託卡耶夫總統在訪問柏林期間提議將跨里海航線與跨歐洲運輸網絡和歐盟的全球門戶倡議相結合,這是一項透過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和建立經濟夥伴關係與其他全球項目競爭的全球戰略。

將克里姆林宮從其地位擊落

烏克蘭戰爭因俄羅斯的侵略行動而加劇,凸顯了布魯塞爾迫切需要加強其戰略聯盟,特別是在一個傳統上受到俄羅斯重大影響的地區。

透過深化與中亞國家的關係,歐洲不僅擴大了經濟和政治合作,也從戰略上對抗俄羅斯的主導地位,並取得了有意義的地緣政治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哈薩克表達了擴大與西方關係的濃厚興趣。

儘管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聯繫,但哈薩克拒絕支持鄰國入侵烏克蘭,而是呼籲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停止敵對行動並開始和平談判。

託卡耶夫在與肖爾茨的討論中強調,哈薩克將遵守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

點燃統治地位的遊戲應該是不可能的

然而,儘管歐洲可以利用當前局勢,但它必須保持對中亞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的認識。

歐盟應避免引發一場爭奪中亞主導地位的新“大博弈”,因為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只被視為棋子。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完全取代俄羅斯和中國的影響力不僅不可行,而且可能也不符合中亞國家的最佳戰略利益。

鑑於其地理位置和歷史聯繫,中亞始終致力於與主要鄰國保持平衡的關係。

例如,託卡耶夫最近表示,哈薩克將根據其「多向量」外交政策,繼續在所有戰略問題上與其主要盟友合作。

中亞與所有主要參與者建立積極關係的做法最終可以促進整個歐亞地區的穩定與合作。

儘管經濟和外交利益顯而易見,但歐盟真正的勝利在於塑造夥伴關係和共同進步的敘事。

這種包容性和協作性的方式可能正是中亞所尋求的。

埃米爾·阿夫達利亞尼 (Emil Avdaliani) 是第比利斯歐洲大學教授兼 Geocase 智囊團主任。

在歐洲新聞台,我們相信所有觀點都很重要。聯絡我們:查看@euronews.com發送推介或意見並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