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弗拉基米爾·普丁宣布他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導彈,一份新報告揭示了世界核武平衡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詳細研究表明,全球現役核武的數量正在增加,有跡象表明對全球安全的整體核威脅正在增加。
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武庫的成長,報告稱,到本世紀末,中國武庫的規模可能會與美國和俄羅斯的武庫規模相提並論。
SIPRI 副高級研究員 Hans M. Kristensen 表示,中國“已開始大幅擴充其核武庫”,這可能會讓世界核計算失衡。
他說:“這種趨勢與中國宣稱的僅擁有維持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核力量的目標越來越困難。”
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顯然在擴大自己的武庫,兩國都在開發新的武器運載系統。
SIPRI的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兩國普遍被視為彼此威懾的主要目標,但印度不斷發展遠程武器,其中包括可以針對中國領土的系統——此時北京和新德里關係尤其緊張。
同時,雖然北韓去年沒有進行任何核試驗,但它仍在繼續建造和測試遠程飛彈。根據SIPRI估計,它已大大增加了彈頭數量以及組裝新彈頭所需的裂變材料庫存。
然而,研究人員最擔心的問題之一是烏克蘭危機,SIPRI 稱這場危機對核外交造成了嚴重損害。
俄羅斯因素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普丁和克里姆林宮的其他聲音警告說,核攻擊並非不可能,儘管其威脅的嚴重性很難衡量。
普丁最近宣佈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之際,烏克蘭正對其陷入困境的軍隊發動大規模反攻。
白俄羅斯政府證實,它已經收到了射程為500公里的伊斯坎德爾飛彈,並且Su-25噴射機已經經過改裝可以攜帶這些飛彈,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輕鬆到達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大多數歐洲北約盟國。
最近幾週,美國試圖與俄羅斯恢復類似正常的核武外交。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本月稍早堅稱,儘管拜登政府正在對克里姆林宮暫停普丁二月宣布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採取反制措施,但它仍然致力於尋找前進的道路。
沙利文在本月稍早的軍備控制協會年會上表示:“在戰略核武力量方面展開競爭不符合我們兩國的利益。”
「美國不是等待解決我們所有的雙邊分歧,而是現在就準備與俄羅斯接觸,以管理核風險並製定 2026 年後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