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烏克蘭人如何適應一年的戰爭

去年的這個時候,斯維特拉娜·邁斯特魯克(Svitlana Maistruk)匆忙逃離烏克蘭,穿越該國前往波蘭。

什麼時候歐洲新聞隨後採訪了她,她形容自己完全“迷失和毀滅”,但慶幸的是,他們和朋友們一起制定了逃跑計劃。

一年後,斯維特拉娜回到了家鄉,與她的丈夫和新生兒一起住在烏克蘭西部。

儘管她想念自己的城市基輔,但他們已經適應了西方的新生活,並且對回來感到安全和感激。

「遠離家人和丈夫,情感上非常複雜,」她說。

“四個多月以來我都無法忍受,我發現我懷孕了,我們和我的丈夫決定,我們最好留在烏克蘭並在一起。”

斯維特拉娜和丈夫決定留在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稱基輔的風險會更大。她想念她的朋友,但已經習慣了生活的變化。

「我們習慣了沒有電的生活,烏克蘭人也習慣了苦難,我們只是找到了不同的方式來過沒有電力的生活,」她說。

他們有備用的水和電,以防俄羅斯像全國各地一樣攻擊基礎設施。

“不幸的是,這對烏克蘭來說是一種新常態。”

“空襲聽起來就像電話一樣正常”

與斯維特拉娜一樣,敖德薩 24 歲的瓦西里薩·楚馬琴科 (Vasilisa Chumachenko) 表示,與烏克蘭的家人在一起對她來說很重要。

去年俄羅斯發動戰爭時,她最初為自己的親人感到恐懼,尤其是那些靠近前線的人。但儘管有恐懼和不確定性,她還是選擇留在烏克蘭。

「我沒有移居國外,我沒有成為難民,因為我在這裡有家人,我有朋友,我在這裡工作。我的一生實際上都在這裡,這是我的家,」她補充道。

幾個月後,瓦西麗莎開始習慣來自基輔週邊地區的可怕消息,那裡有萬人坑的證據平民被俄羅斯軍隊殺害。聽到全國各地發生的事情成為她「新現實」的一部分。

過去,當她聽到可能有飛彈的空襲警告時,她會感到害怕,但現在,感覺不同了。

「現在你只要聽到它,聽起來就像是打電話給你。就像,你知道,就像一枚飛彈飛過天空的某個地方。而且你知道你現在可能會死。但它變得像正常事物的一部分,」她說。

瓦西麗莎說,如果她去年對自己說話,她不敢相信今天會這麼說。

「但在這個現實中生活一年後,我可以肯定地說,人類可以習慣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她說。

“我什至不知道我們可以如此勇敢。”

她的朋友亞歷山大·克拉斯諾夫也在敖德薩,一直利用他的技術經驗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電腦設備。

「我覺得我來對地方了,因為我覺得我可以在這裡提供幫助。我覺得我也可以幫助這裡的經濟。

他從當地企業購買產品來幫助烏克蘭經濟,去年烏克蘭經濟因戰爭而萎縮了 30%。

但他說,「你安全嗎」已經成為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並補充說沒有任何防空系統可以 100% 防禦火箭。

在基輔,首都發生了變化

33 歲的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赫里斯蒂娜·布羅迪奇 (Khrystyna Brodych) 在去年 4 月俄羅斯軍隊從該地區撤退後首次返回烏克蘭首都基輔。

「空氣中瀰漫著恐懼,感覺有些事情不太對勁,但回到家還是很高興,」她說。

但直到那年秋天,她才第一次聽到飛彈襲擊她家附近的聲音。

那時她在基輔已經感到安全了,但秋天和上個月都非常困難。

她說:「經常發生空中襲擊,飛彈襲擊基礎設施,這對身心健康都造成很大影響。」她補充說,除了冬日短暫外,還有長時間斷電的情況。

除此之外,她的許多朋友都逃離了這座城市,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朋友,其中一些在歐洲、美國和加拿大建立了新的生活。

對未來的希望

赫里斯蒂娜說,她最近出差時基輔陽光明媚,她相信即使經常出現警報和威脅,情況也會好起來的。

「我對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希望看到它像今天一樣明亮,」她說。

在敖德薩,瓦西里薩一直為來自該國被佔領地區和戰鬥不斷的東部地區的家庭提供志願服務。

作為志工工作的一部分,她幫助教導孩子們基本的職業,希望他們以後能夠移居國外或更好地融入歐洲社會。

「這些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世代,我們現在應該(教導)他們如何生活在歐洲社會,」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