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負責人表示,俄羅斯是否參賽將由國際奧委會決定

一場可能決定 2024 年巴黎奧運會的比賽將在獎牌頒發前 18 個月舉行。這給國際奧委會帶來了 20 世紀 80 年代的政治挑戰。

週五,烏克蘭發起了一項運動,要求將俄羅斯和軍事盟友白俄羅斯排除在下一屆夏季奧運會之外,並在基輔表示將予以抵制,並得到波羅的海國家和歐洲其他地區同情政府的支持。

OC 回應在一份聲明中,“令人遺憾的是政客濫用運動員和體育作為實現其政治目標的工具。”

自從國際奧委會為不積極支持戰爭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制定首選路徑以試圖以中立者身份獲得巴黎奧運會資格以來,10天內的阻力一直很激烈。

透過援引人權論點——任何運動員都不應該僅僅因為持有護照而受到歧視——國際奧委會似乎已經準備好懲罰抗議者,而不是戰爭中的侵略者。

國際奧委會引用了自己的規則和奧運歷史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規則文件確實規定,206個國家奧委會(NOC)都有義務派出運動員參加奧運。

任何國家奧委會都可以基於誠實的原則選擇抵制奧運會——知道在洛桑這種行為不會輕易被遺忘或原諒。

1988 年以來首次抵制?

自從北韓冷落鄰國南韓參加 1988 年首爾夏季奧運以來,還沒有任何球隊抵制過奧運。

自 1976 年至 1984 年每屆夏季奧運會都遭到嚴重抵制之後,奧林匹克歷史上的一個不同時期就此結束。

1976 年,許多非洲國家遠離了蒙特利爾,因為紐西蘭在其標誌性橄欖球隊訪問南非後不久就會前往那裡。

1980年,美國主導了最大規模的抵制活動,蘇聯入侵阿富汗後,有60多個團隊拒絕前往莫斯科。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是未能參賽的西德運動員之一,這讓他失去了衛冕團體擊劍冠軍的機會。

四年後的回報是,洛杉磯奧運被蘇聯和東歐盟國冷落。

最著名的是,南非因其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法律而被國際奧委會禁止參加 1964-88 年間的任何奧運會。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觀看上面視頻中歐洲新聞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