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在超市購買過聲稱具有植物性或可生物降解包裝的產品?您可能認為您正在為環境做出貢獻。但生物塑膠製造商敦促消費者仔細檢查包裝上的說明,因為它可能不像您想像的那樣可生物降解。
人們越來越普遍地看到塑膠被描述為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但這並不意味著您可以無憂無慮地處置它們。
「當我聽到可生物降解這個詞時——對我來說——就像一個蘋果在幾週內就會消失,」海洋科學家伊莫金·納珀(Imogen Napper)說。
Napper 進行了測試,看看一系列不同的塑膠袋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如何降解。
「我們把它們埋在土裡,浸在海裡,掛在外面,」她說。 「所有的袋子並沒有在所有環境中完全消失。我們有一些可生物降解的袋子確實消失在海洋中,但不一定消失在土壤中,我們的研究表明,三年後,這些袋子中的大多數仍然可以容納滿滿一袋購物。
但生物塑膠產業的領導者指出,這些袋子實際上不可生物降解。
其中一種聲稱是可生物降解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另一種被正確標記為可堆肥,」歐洲生物塑膠董事總經理哈索·馮·波格雷爾說。 “這實際上非常有效,它甚至可以在水和土壤中生物降解,儘管它只被證明可以在堆肥設施中生物降解。”
這是一個關鍵的區別:可堆肥和可生物降解是不一樣的。
「這些袋子通常需要進入一個非常特定的地方才能分解;那可能是工業堆肥機,在那裡有高熱、高濕度才能完全分解,」納珀說。
我們中的一些人可以選擇將食物垃圾放入理事會收集的特殊垃圾箱中。
但在許多地區,居民被告知不要在裡面放食物以外的任何東西。也沒有可堆肥塑膠。
哈索·馮·波格雷爾說:“許多堆肥設施不知道這些塑料的生物降解速度確實足夠快,可以與食物一起使用。” “因此,為了確保沒有塑料進入他們的堆肥設施,他們經常說他們希望完全避免使用任何塑料。”
那我們怎麼才能更了解這些材料是否真的會分解呢?
「首先要做的是貼上標籤,然後再了解它的實際意義,」馮·波格雷爾說。 “歐洲生物塑膠公司擁有的幼苗標籤和認證機構擁有的兩個標籤,但這並不排除人們也濫用該標籤的可能性。”
他說,必須保留一條黃金法則:
“任何塑料都不應該被扔進環境中,無論它的生物降解性有多好。任何塑料都不屬於環境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