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的幾隻大猩猩的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被認為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此類靈長類動物中首例已知病例。
公園的執行董事麗莎彼得森週一告訴美聯社,公園裡一起生活的八隻大猩猩據信感染了病毒,其中幾隻已經咳嗽。
感染似乎來自公園野生動物護理團隊的一名成員,他的病毒檢測也呈陽性,但一直沒有症狀,並且在大猩猩周圍始終戴著口罩。作為加州遏制冠狀病毒病例封鎖措施的一部分,該公園自 12 月 6 日起對公眾關閉。
彼得森說,獸醫正在密切監視這些大猩猩,它們將留在聖地牙哥北部公園的棲息地。目前,他們正在接受維生素、液體和食物,但沒有針對病毒的具體治療方法。
彼得森說:“除了一些充血和咳嗽之外,大猩猩狀況良好。”
雖然其他野生動物也感染了從水貂到老虎的冠狀病毒,但這是已知的第一個傳播給類人猿的病例,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是否會出現任何嚴重反應。
西部低地大猩猩
野生動物專家對感染大猩猩的冠狀病毒表示擔憂,大猩猩是一種瀕危物種,其 DNA 與人類 98.4% 相同,本質上是群居動物。
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稱,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感染的大猩猩是西部低地大猩猩,由於盜獵和疾病,過去二十年其數量減少了 60% 以上。
1月6日,兩隻猩猩開始咳嗽後,野生動物園對這群大猩猩的糞便進行了檢測。隊伍中所有八人的糞便都被抽取進行檢測。
動物園官員正在與治療人類冠狀病毒的專家進行交談,以防動物出現更嚴重的症狀。它們將保持在一起,因為將它們分開可能會對生活在緊密群體中的大猩猩造成傷害。
彼得森說:“這是野生動物,它們有自己的恢復能力,並且能夠以與我們不同的方式治愈。”
野生動物園週一為其工作人員增加了更多安全措施,包括在與動物接觸的工作時要求佩戴面罩和護目鏡。
公園官員說,確認大猩猩容易感染冠狀病毒有助於了解這種流行病如何影響這些物種在與人類和人類材料接觸的原生棲息地中的情況。
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計畫與衛生官員、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科學家分享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以製定保護非洲森林大猩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