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太空總署的計畫得以實現,有一天火星上將會出現(人類)生命。該航太局希望在 2030 年代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
現在設計師們正在展示那些未來的火星人可能會穿什麼以及他們可能會如何生活。
倫敦設計博物館週五開幕的新展覽「移動到火星」上展出了充氣生活艙、太陽能毯和 ExoMars 漫遊車的全尺寸模型。
國際設計公司哈塞爾正在展示一個全尺寸的火星棲息地原型,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材料。該結構被開發成一個和諧的圓頂外殼,充分利用每一英寸的空間。
棲息地設計的關鍵是可持續性——地板由竹子製成,家具由回收塑膠 3D 列印而成,這些塑膠在火星上可能來自廢棄包裝或科學實驗的剩餘材料。
「我們必須考慮永續發展才能使其發揮作用。外殼結構、防護罩是由火星塵埃製成的,」Hassell 設計技術和創新主管 Xavier De Kestelier 說。
在穿搭方面,倫敦時裝工作室 Raeburn 受適應性再利用方法的啟發,推出了 New Horizons 系列。它採用美國太空總署為太空探索設計的輕質隔熱材料,包括太陽能毯和降落傘。
「永續性不是一件事,也不是一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現實,」其總監 Graeme Raeburn)說。
「你的資源絕對有限,沒有補貨,你不能去商店買東西。那麼,你真的可以重複使用一些東西嗎?它可以修理嗎?你有嗎?船上有那些修理工具嗎?”
雷伯恩表示,火星任務帶來的創造力也會影響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
「你只需要看看太空競賽、登月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和催化劑,實際上加速了各種技術、電池、行動電話、材料科學、服裝的發展。我們穿的衣服都經過了改進。 」
移居火星將持續到 2020 年 2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