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野火:為什麼南美洲雨林如此重要?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稱,亞馬遜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於其吸收的二氧化碳,並儲存了 90 至 1,400 億噸二氧化碳,並警告說,“即使釋放其中的一部分,也會顯著加速全球變暖。”

亞馬遜雨林面積達 550 萬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森林。它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受到主要由於農業、畜牧業和採礦活動造成的森林砍伐的威脅,目前正遭受嚴重的野火襲擊。

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亞馬遜盆地(740萬平方公里)佔據了南美洲近40%的陸地面積,分佈在九個國家: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利南和圭亞那(法國)。

其表面約60%位於巴西。

這片森林有210 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擁有無與倫比的生物多樣性: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物種都棲息於此,其中包括約30,000 種植物、2,500 種魚類、1,500 種鳥類、500種哺乳動物、550 種爬蟲類根據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 (ACTO) 的數據,還有 250 萬隻昆蟲。

自1999年以來,這裡已發現了2,200多種植物或動物。

“地球之肺”

亞馬遜河流域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原始森林,由於同名河流及其支流,亞馬遜河流域還擁有 20% 的未凍淡水。

就產量而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河流。它也是最長的,長達 6900 公里。

此外,根據該機構的數據,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於其排出的二氧化碳,並儲存了 900 至 1,400 億噸二氧化碳。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說,「即使是其中一部分的釋放也會顯著加速全球暖化」。

森林砍伐和火災降低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孤立的部落

該地區已有至少 11,000 年的人類居住史,目前人口達 3,400 萬,其中三分之二是城市居民。

但據 ACTO 稱,來自 420 個部落的近 300 萬印第安人也居住在那裡。其中約 60 個部落(講 86 種語言和 650 種方言)完全與世隔絕。

據非政府組織生存國際稱,最大的是擁有 40,000 名成員的蒂庫納部落,居住在巴西、秘魯和哥倫比亞各地。

卡亞波部落的巴西印第安酋長拉奧尼·梅圖克提爾 (Raoni Metuktire) 是反對雨林砍伐的最傑出人物之一。自 1989 年以來,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漫遊,以引起人們對森林砍伐和亞馬遜原住民困境的關注。

馬瑙斯:“亞馬遜之都”

該地區也是該國第三大工業中心馬瑙斯的所在地,馬瑙斯擁有 180 萬人口。

它由葡萄牙人於 1669 年在裡奧內格羅河畔、靠近亞馬遜河交匯處的地方建立,在 19 世紀末由於橡膠貿易而迅速發展,然後急劇下降。

自1967年創建自由經濟區以來,該市主要依賴工業部門進口零件和出口成品,特別是電子設備。

大規模森林砍伐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稱,近 20% 的亞馬遜雨林在 50 年內消失了。而這種現象正在加速發生。

在巴西,自1 月以來,氣候否認者雅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 領導的巴西,根據國家太空研究所使用的DETER 森林砍伐實時檢測系統,7 月份的森林砍伐幾乎是去年同月的四倍。

這個負責衡量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情況的公共機構報告稱,上個月巴西有 2,254 平方公里的森林被摧毀,而 2018 年 7 月的森林面積為 596.6 平方公里,增加了 278%。

森林砍伐的主要原因是農業(大豆)、畜牧業、水力發電大壩和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採礦業(該地區富含金、銅、鉭、鐵礦石、鎳和錳)、森林火災和木材販運。

火災也是砍伐森林和清理森林的主要工具之一,透過這種方法,植被及其根部被永久清除——包括農民的砍伐和清理。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反過來,森林砍伐「直接導致受影響地區降雨模式的變化,延長旱季的長度」。這使得野火可能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