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於拒絕。
選擇拒絕塑膠吸管、一次性杯子、購物袋等,並用耐用的替代品取代。
在拒絕的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人承諾參與“七月無塑膠挑戰”,以幫助應對塑膠污染。
你如何接受挑戰?
八年前,在西澳大利亞,無塑膠基金會的創始人麗貝卡·普林斯-魯伊斯與當地政府的一個小團隊一起發起了一場減少塑膠的運動。如今,這項運動已風靡全球,去年有來自 177 個國家的 1.2 億人參與其中。
關於無塑膠七月網站,邀請觀眾根據現實的目標做出承諾。一天?兩天?一周?整個七月?該組織發布的推文強調了該倡議的本質。 “我們不能做所有的事情,但我們都可以做一些事情......這是為了努力做得更好,而不是為了完美。”
這項挑戰的核心是傳達這樣的訊息:塑膠正在窒息我們的自然環境,而簡單的選擇就可以徹底扭轉這種損害。
塑膠到底有多普遍?
全世界人類每年生產 3 億噸塑料,其中至少一半的一次性塑料只能使用一次。這些塑膠數百年都不會分解。例如,塑膠吸管可以輕鬆地在海洋中漂浮長達 500 年。
海洋中的塑膠垃圾以驚人的速度毀滅海洋生物。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每分鐘購買一百萬個塑膠飲水瓶。全球每年使用 5 兆個一次性塑膠袋。
研究人員稱,過去 70 年生產了超過 83 億噸塑膠。其中,約 60% 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或自然環境。塑膠對我們生活的入侵是如此徹底和廣泛,以至於科學家認為它可以作為人類世時代的地質指標。
人類世時代是一個術語,用於表示新的地質時代,該時代以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和地質的影響為主。它強調了人類活動在氣候變遷和動植物物種大規模滅絕中的作用。
歐洲的塑料
今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例如盤子、餐具、吸管和棉花棒。該法將於 2021 年在所有歐盟成員國生效。
該協議規定,到 2029 年,90% 的瓶子將被回收。
該法案還強制要求公司在其塑膠產品(塑膠杯、衛生棉、濕紙巾)上貼上對環境有不利影響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