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國際特赦組織撤回了翁山蘇姬頒發的最負盛名的人權獎,指責這位緬甸領導人長期侵犯人權。沒有公開談論針對羅興亞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暴力行為。
翁山蘇姬曾被譽為民主鬥爭的鬥士,但近年來卻被剝奪了一系列國際榮譽。2017 年 8 月開始的羅興亞人外逃。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奈杜(Kumi Naidoo)在給翁山蘇姬的信中表示:「我們的期望是,無論你在哪裡看到不公正現象,你都會繼續利用你的道德權威,大聲反對不公現象,尤其是在緬甸境內。
在緬甸軍方針對羅興亞叛亂分子對安全部隊的襲擊發起鎮壓後,這個主要無國籍組織的超過 70 萬名成員越過緬甸西部邊境逃往孟加拉。
聯合國授權的調查人員指責軍方發動了具有「種族滅絕意圖」的殺戮、強姦和縱火活動。
翁山蘇姬政府否認這項調查結果是片面的,並表示軍事行動是合法的反叛亂行動。
國際人權組織提名翁山蘇姬為 2009 年良心大使獎得主,當時她仍因反對緬甸軍政府的壓迫而被軟禁。
在獲釋後的八年裡,翁山蘇姬領導她的政黨在2015年選舉中獲勝,並於次年成立政府,但她必須與將軍分享權力,並且對安全部隊沒有監督權。
國際特赦組織週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她沒有發聲,並“讓安全部隊免於為針對羅興亞人的暴力行為負責”,稱這是“對她曾經代表的價值觀的可恥背叛”。
該全球倡導組織秘書長庫米·奈杜(Kumi Naidoo)週日寫信給翁山蘇姬,稱該組織將撤回該獎項,因為「對您不再代表希望、勇氣和捍衛人權的象徵深感沮喪」。
緬甸政府主要發言人佐泰週一沒有接聽路透社尋求評論的電話。
今年三月,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撤銷了翁山蘇姬的最高獎項,她也被撤銷了其他榮譽,包括在羅辛亞危機中為英國都柏林和牛津等城市贏得的自由。
9月,加拿大議會投票決定剝奪翁山蘇姬的榮譽公民身分。
批評者呼籲撤銷她 1991 年諾貝爾和平獎,但監督該獎項的基金會表示不會這樣做。
國際特赦組織也表示,翁山蘇姬並未譴責緬甸北部軍隊與少數民族遊擊隊之間衝突中的軍事暴行,她的政府對人道主義團體的進入施加了限制。
報導稱,她的政府也未能阻止對言論自由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