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如果歐洲和其他國家十年前對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戰爭做出“充分反應”,莫斯科吞併克里米亞的行動可能可以避免。
專家喬治·麥克德利甚維利告訴歐洲新聞台,西方國家透過原諒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發生前為俄羅斯壯了膽。
2008年8月7日至8日晚,圍繞著格魯吉亞分離主義地區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爆發了為期五天的致命衝突。
在這裡,我們解釋了戰爭的根源、過去十年的影響以及未來的前景。
衝突的背景是什麼?
1920 年代初紅軍入侵喬治亞後,南奧塞梯被指控站在克里姆林宮這邊。
結果,它最終成為蘇維埃格魯吉亞境內的一個自治區,與高加索山脈另一側的北奧塞梯一樣,屬於俄羅斯的一部分。
快進到 20 世紀 90 年代初,蘇聯解體,喬治亞從莫斯科獨立。
隨後格魯吉亞民族主義者 Zviad Gamsakhurdia 上台,助長了南奧塞梯的分離主義情緒,在發生了一系列暴力事件後,南奧塞梯於 1992 年宣布從格魯吉亞獨立。
其他人則表示,俄羅斯軍方內部的有權勢人物對蘇聯解體感到惱火,鼓勵南奧塞梯人起義,以削弱格魯吉亞並對其離開進行報復。
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
經過三年零星暴力事件後,俄羅斯、南奧塞梯和喬治亞於 1992 年簽署停火協議,並部署了三路維和部隊。
這為 2004 年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總統的選舉帶來了相對和平的氣氛,薩卡什維利希望將南奧塞梯重新納入囊中。然而,兩年後,南奧塞梯人在公投中駁回了這個想法。
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2008年4月,喬治亞對俄羅斯加強與南奧塞梯的關係感到憤怒,而莫斯科則不喜歡第比利斯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野心。
到了夏天,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集結軍力。
2008年8月上旬,格魯吉亞軍隊與分離主義勢力之間爆發了戰鬥,但正是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主要城市茨欣瓦利發動了協調一致的空中和地面戰役,才引發了8月7日至8日晚間的衝突。
隨後,俄羅斯坦克以援助南奧塞梯公民為藉口進入南奧塞梯——許多奧塞梯人持有俄羅斯護照。
幾天之內,俄羅斯就建立了控制權,將喬治亞人趕出南奧塞梯,甚至襲擊了第比利斯郊區。
有多少人被殺?
據一份報告稱,在為期五天的戰爭結束時,已有 800 人喪生。歐盟官方實況調查團。
人權觀察表示,衝突期間各方軍隊「多次違反戰爭法」。
其2009年發表的報告還聲稱,在第比利斯撤軍後的幾天裡,南奧塞梯軍隊「蓄意、有系統地摧毀了格魯吉亞村莊」。
同時,一份同樣來自 2009 年的歐盟委託獨立報告,發現喬治亞挑起了與俄羅斯的衝突,但莫斯科是幕後黑手挑釁歷史悠久,反應不相稱。
戰爭結束後發生了什麼事?
2008年8月12日停火談判達成後,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另一個地區阿布哈茲的獨立。但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這樣做的國家之一。
提比里斯和莫斯科之間的外交關係被切斷——後者的軍隊後來被撤出格魯吉亞,但仍留在分離主義地區。
戰爭對喬治亞和南奧塞梯有何影響?
「在衝突中損失最大的一方是南奧塞梯,」查塔姆研究所智庫格魯吉亞問題專家米切利甚維利說。 「從經濟上來說,現在這是一個非常蕭條的地區。
“現在他們完全依賴俄羅斯的資金,但由於腐敗,俄羅斯的錢並沒有惠及民眾。”
姆切利甚維利表示,儘管喬治亞的經濟可能比南奧塞梯的經濟表現更好,但戰後它在政治上採取了倒退措施。
「戰爭對國內政治仍然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他說。 「由於對戰爭的處理方式感到不滿,格魯吉亞領導層對任何藉口他們必須保護國家安全的異議變得更加不寬容。
「它削弱並幾乎消除了任何政治對話,反對派被邊緣化。
“這是一種令人不快的現象,任何批評薩卡什維利政府的人都被指控為俄羅斯特工或落入俄羅斯手中。”
這場衝突也使格魯吉亞遠離俄羅斯並轉向歐盟,並於 2014 年與歐盟簽署了聯繫國協議。
戰爭對俄羅斯造成了什麼影響?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馬克斯·弗拉斯表示:“俄羅斯表明,它可以違反國際法,入侵其他國家並逃脫懲罰,它在烏克蘭重蹈覆轍,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
麥克利甚維利也認同弗拉斯醫師的觀點。
「我相信,如果西方在 2008 年對南奧塞梯的佔領做出充分反應,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戰爭可能就不會發生,」他說。 “非常不幸的是,可以說西方原諒了俄羅斯在格魯吉亞的殘暴行為。”
衝突再次爆發的可能性有多高?
姆切利甚維利表示,儘管在與南奧塞梯接壤的邊境地區經常發生格魯吉亞人綁架事件,甚至涉嫌謀殺事件,衝突重燃的風險莫斯科和第比利斯之間的水位很低。
弗拉斯博士說:“爆發的可能性很小,所有觸發因素都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格魯吉亞對任何升級不感興趣。
「但俄羅斯可能會利用南奧塞梯的『邊界化』——逐漸吞併格魯吉亞——來加劇緊張局勢,影響喬治亞政治與社會。
“然而,大多數格魯吉亞人仍然對俄羅斯政府持批評態度,但民間關係仍然牢固,俄羅斯遊客現在是格魯吉亞最大的群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