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影片] 最後的頭巾,Facebook 如何拯救巴勒斯坦的象徵

在巴勒斯坦西岸希伯崙郊區一個寂靜的街區,Hirbawi Textiles 的織布機的聲音在一個小機庫中迴響。這是巴勒斯坦工業的聲音和毅力的聲音,但如果該公司今天表現良好,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大約 20 年前,Hirbawi Textiles,最後一家生產標誌性頭巾圍巾的巴勒斯坦製造商,幾乎關閉了織布機並關門。

該公司成立於 1961 年,專門生產手工製作的 keffiyeh 圍巾。他們被穿著亞西爾·阿拉法特在第一次起義期間,它們成為巴勒斯坦抵抗和身份的世界象徵。

但1993年,時任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和巴勒斯坦自由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簽署了《奧斯陸協議》。它被譽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之間建立持久和平的第一步。

奧斯陸藍調

該協議也使巴勒斯坦經濟向全球競爭開放。競爭消滅了其他當地製造商,並幾乎毀了 Hirbawi 紡織公司。

中國聚酯纖維仿製頭巾圍巾充斥市場。由於製造成本較低,它們削弱了希爾巴維的業務和品牌。

2004 年至 2010 年間,Hirbawi 的產量驟降至公司以往產量的 10%。

在該公司的 14 台織布機中,有 8 台仍在運轉,金融危機後西方經濟陷入困境,巴勒斯坦領土的連鎖反應尤其嚴重。這是在受益於數十年的成長之後。

Hirbawi Textiles 瀕臨倒閉。

由 Facebook 保存

但隨後在 2011 年,一群自稱為「巴勒斯坦青年專業人士」的科威特活動人士在 Facebook 社群媒體上發起了一項運動,旨在拯救 Hirbawi 生意和正宗的巴勒斯坦製造的頭巾。

他們以「最後的頭巾」為名,致力於提高公司的銷量,與有興趣的客戶合作下訂單,並找到想要在自己的商店銷售 Hirbawi 頭巾的批發商。

業務緩慢但穩定地穩定下來,國際媒體對公司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 Hirbawi Textiles 意識到他們可以利用頭巾的品質來吸引顧客。他們的製造是手工製作的,每件作品都是由巴勒斯坦婦女在家中手工完成和細節的。

財富的成長促使該公司將圍巾設計多樣化,超越傳統的黑色或紅白設計。如今,該公司提供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替代品。

目前他們每天生產 200 至 300 個頭巾。其大部分生產都在巴勒斯坦領土內進行,但國際社會對圍巾的興趣日益濃厚,促使其出口到美國和法國。

Hirbawi 表示,如果銷售繼續保持現狀,該公司將能夠在未來兩年內翻新 70% 的過時織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