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可能剛發現了銀河系外的第一顆行星,距離銀河系約 2800 萬光年。
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太空總署錢德拉 X 射線望遠鏡探測到了這顆土星大小的系外行星,發現它位於梅西耶 51 漩渦星系中,圍繞著一顆死亡恆星和一顆大質量恆星運行。
先前已發現超過 4,800 顆行星圍繞其他恆星而不是太陽運行,但它們都位於銀河系內部。
這些新發現已記錄在期刊中自然天文學,並表明可能還有更多河外系外行星等待被發現。
什麼是系外行星?
太陽系中的每顆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行,而太陽系之外的任何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行星都被稱為系外行星。
由於系外行星繞著運行的恆星發出明亮的眩光,用望遠鏡很難發現系外行星,因此天文學家轉而尋找表現出效應的恆星。
「尋找系外行星的一種方法是尋找『不穩定』的恆星。擁有行星的恆星不會完美地圍繞其中心運行。從遠處看,這種偏離中心的軌道使恆星看起來像是在搖擺。美國太空總署報告。
對於這項特殊的研究,天文學家根據凌日法得出了結果,這可以解釋為當一顆行星經過其恆星前方時,恆星的一小部分光線被阻擋,從而使望遠鏡能夠檢測到亮度的暗淡。
監測恆星亮度的變化還可以幫助確定繞軌道運行的系外行星的大小以及它與恆星的距離。
河外X射線雙星
一種稱為 X 射線雙星的關鍵技術被用來探測這顆新的系外行星。
當中子星或黑洞從靠近軌道的活恆星中竊取物質,變得過熱到發射明亮的 X 射線時,X 射線雙星就可以被發現。這使得天文學家更容易透過在其運行過程中光線變暗來發現潛在行星的存在。
這顆特殊系外行星的 X 射線凌日持續了大約三個小時,在此期間 X 射線發射減少到零。
需要更多數據
有人認為,觀察到的光線變暗可能是由 X 射線前面經過的氣體或塵埃雲引起的,儘管研究的作者表示這種解釋與他們的數據不一致。
雖然 X 射線在幫助識別銀河系內的系外行星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們在觀察其他星系方面的能力較差,因為距離較遠,到達望遠鏡的光量減少了。
研究的數據還表明,這顆系外行星需要大約 70 年的時間才能再次從其雙星夥伴前面經過,這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無法被觀測到再次研究。
研究合著者、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朱莉婭·伯恩特森(Julia Berndtsson) 表示:「我們知道我們正在做出一項令人興奮且大膽的主張,因此我們希望其他天文學家會非常仔細地研究它。
“我們認為我們有一個強有力的論據,這個過程就是科學的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