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稱,錯誤訊息是世界最大的短期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其年度全球風險報告中透露,錯誤訊息和虛假資訊將成為未來兩年​​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大風險。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數百名專家進行了調查,發現虛假和誤導性內容正在以多種方式嚴重損害地緣政治環境。

它使外國實體能夠影響選民的意圖,可以讓公眾對衝突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產生懷疑,也可以用來玷污另一個國家的產品或服務的形象。

這是錯誤訊息連續第二年被列為最大的全球風險。

報告指出:“經過一年的‘超級選舉’,受訪者的擔憂仍然很高,這種風險也是大多數年齡層和利益相關群體最關心的問題。”

在兩年的風險排名中,錯誤訊息緊隨其後的是極端天氣事件、國家武裝衝突、社會兩極化以及網路間諜和戰爭。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在考慮 10 年前景時,假新聞會跌至第五位,但它仍然是最高的非氣候風險。

展望2035年,極端天氣事件成為調查受訪者認為的最大風險,其次是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崩潰、地球系統重大變化以及自然資源短缺。

報告指出,除了武裝衝突等其他威脅外,錯誤訊息還放大了這些環境風險。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許多歐洲國家將錯誤訊息列為截至 2027 年的五大風險之一。

它們包括捷克共和國、德國、愛爾蘭、荷蘭和瑞典。

法國、希臘、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排名也很高,經常進入前十名。

報告稱,由於政治和社會兩極化扭曲了敘事並扭曲了事實,人們越來越難以知道在哪裡尋找真實資訊。

這導致人們對媒體的信任度較低且不斷下降,47 個國家只有 4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信任大多數新聞。

報告稱,與低收入國家的受訪者相比,高收入國家的受訪者通常更有可能對未來兩年的錯誤訊息風險表示擔憂,但也有一些例外。

擔心假資訊的人們也強調,社會兩極化是同一時期最嚴重的風險之一,品質差的內容和對資訊來源缺乏信任繼續對社會構成威脅。

世界經濟論壇常務董事薩迪亞·扎希迪表示:“社會內部的兩極分化正在進一步強化觀點並影響政策制定。” “它也繼續煽動錯誤訊息和虛假訊息,這連續第二年成為所有風險類別中最令人擔憂的中短期問題。”

她補充說:“應對這一風險的努力面臨著強大的對手,即生成人工智能創建的虛假或誤導性內容可以大規模生產和分發。”

專家一再表示,保護自己免受錯誤訊息影響的最佳方法是堅持使用公正、成熟的新聞媒體,例如新聞機構,以便掌握最準確的資訊。

世界經濟論壇提出了各國如何更好地保護公民免受風險的建議,包括擴大自動化演算法的技能提升、增加數位素養的資金投入以及改善問責制和透明度框架。

報告稱:“迫切需要開展全面的公眾意識活動,以教育公民了解與數位空間相關的風險,以及他們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並增強對平台使用的信任的工具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