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在 2024 年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得益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和全球經濟復甦。
分析師表示,在 2024 年積極的經濟背景下,全球經濟預計將繼續成長,股市預計將在新的一年繼續上漲。
英國投資管理公司布魯克斯麥克唐納表示,通膨壓力的緩解和利率的下降預計將推動市場表現。
克勞福德基金管理公司 (Crawford Fund Management) 管理合夥人 Chris Crawford 表示,在美國,「2025 年減稅的延長(並可能加強)」也可能刺激市場。
另一位財富經理 AJ Bell 也預見到,如果投資者選擇“正確的方法”,股票市場,尤其是“大型科技”市場將會出現良好的結果。
AJ Bell 投資總監 Russ Mold 警告稱,由於人工智慧,市場規則正在發生變化,並表示「投資者需要考慮美國實業家 J. Paul Getty 的話,他曾斷言『在快速變化的時代,體驗可能是你最大的敵人',因為那些堅持長期堅持的估值原則的人正在被拋在後面,因為美國股市總體上,更具體地說是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以及加密貨幣都在上漲。
莫爾德表示,他預計只要通膨降溫、成長穩定和利率下降如所希望的那樣,這種趨勢就會持續下去。
克里斯克勞福德補充說,比特幣最近的反彈尚未結束。 “隨著金融顧問和機構將比特幣整合到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我們預計在新的一年裡,比特幣日益成為主流採用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
不過,他指出,市場需要意識到風險,包括債務、關稅和美元走強,這些風險可能會對貿易和成長帶來壓力。
可以塑造市場的五件事是什麼?
1.主權債務
分析師一致認為,主要經濟體正在努力應對日益嚴重的債務問題,這可能會危及經濟成長。布魯克斯·麥克唐納 (Brooks Macdonald) 在 2025 年展望中表示,「應對這些挑戰對於維持 2025 年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英國和法國的債務佔GDP的比例分別接近100%和112%。而在大洋彼岸,美國則面臨 123% 的困境,預計這一比例還會進一步上升。莫爾德表示,“當選總統川普的政策計劃甚至可能會加速政府借款的增長,而政府借款已創歷史新高,達到36 萬億美元(34.3 萬億歐元)”,並補充說,美國該債務的年化利息支出已經超過1 兆美元。
除非美國開始削減開支或增加收入,否則未來可能會遇到麻煩。莫爾德表示,可能的情況包括“要么債券收益率在供應增加的情況下上升,要么利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要么美聯儲尋求降息”,並補充說“最後一種情況可能是為什麼黃金(和比特幣,就這一點而言)隨著投資者尋求可感知的價值儲存手段,一切都在順利進行」。
2. 世界貿易動態
儘管美國經濟成長預計將令人印象深刻,但當選舉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包括關稅)可能會推動中國和歐元區(尤其是德國)落後於其他地區。關稅也將加劇美國的通貨膨脹,可能導緻聯準會改變其貨幣政策。
不過,分析師對此持樂觀態度。
克勞福德表示:“事實證明,爆發重大貿易戰的可能性可能被誇大了,因為預計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仍將是有針對性和有限的。”
莫爾德說:“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大聲疾呼,在關稅問題上揮舞大棒,但他真正對中國揮舞的只是大棒。” “鑑於川普尋求達成協議的傾向,這次我們可能會再次看到同樣的情況。”
布魯克斯·麥克唐納的展望指出,美國和中國之間潛在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可能會為全球供應鏈帶來幹擾。
3.關注美元
美國的關稅可能會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從而導致離開該國的美元減少。 AJ Bell 表示:“如果他們創造美國自 1975 年以來的首次貿易順差,美元將積極回流美國。”莫爾德強調,由於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中使用,美元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全球流動性枯竭,從而帶來潛在的有害後果」。
美元減少,本質上是強勢美元,也會增加經常以美元借款的新興國家的償債成本。
4.七俠會保留「魔法」嗎?
股市上,由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組成的所謂七巨頭今年賺得盆滿缽滿。然而,他們在新的一年可能不會像 2024 年那樣受到同樣程度的熱情推動。
莫爾德表示:「今年七大板塊的平均漲幅為65%,使它們的總市值達到18 兆美元,佔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35%。」他補充說,意外的經濟衰退可能會給這些公司帶來挑戰,而且持續的經濟衰退也可能給這些公司帶來挑戰。 「只有完美的中間道路才能證明他們的高估值是合理的,」莫爾德補充道。
克勞福德認為:“由於極端預期的存在,以及這些公司的龐大規模,限制了業績,因此 Magnificent 7 的主導地位預計會逐漸消失。”
他認為:“過去幾年表現落後的中小型股應該會成長並吸引更多投資者的注意。”
5. 2025年併購即將到來
克勞福德還指出:“在政府監管放鬆和信貸市場自願的推動下,新的一年將迎來併購熱潮”,他預測:“這將是十多年來最重要的交易浪潮,為企業創造機會。
克勞福德基金管理公司表示,首次公開募股也可能席捲整個市場。
“在經歷了長期乾旱之後,目前的條件有利於新股市場重新開放,預計 2025 年將迎來一波 IPO 浪潮,並可能獲得豐厚的估值。”
免責聲明:此資訊不構成財務建議,請務必自行研究以確保其適合您的特定情況。請同時記住,我們是一個新聞網站,旨在提供專家的最佳指南、提示和建議。如果您依賴此頁面上的信息,則您完全自行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