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幾天的會議後,七國集團週二警告各國不要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俄羅斯提供協助。
工業化國家外交部長齊聚日本阿爾卑斯山,承諾讓向莫斯科提供援助的國家付出「高昂代價」。
世界各地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差異很大,許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希望保持與莫斯科的貿易關係,並對西方的行動持懷疑態度。
七國集團發出警告的前一天,中國國防部長稱讚“新時代”,並承諾深化與俄羅斯的政治和安全合作。
儘管他們沒有直接提及,但他們的聲明呼應了西方官員一再警告北京不要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於烏克蘭的致命軍事援助。
該組織包括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和德國,也承諾「加強」對俄羅斯的製裁,並加倍努力防止第三國繞過制裁。
歐洲、亞洲和中東的實體幫助俄羅斯逃避因烏克蘭戰爭而受到的製裁。
制裁的影響存在爭議,一些研究表明製裁的影響“災難性的癱瘓」俄羅斯的經濟。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 2 月預測,俄羅斯將在 2023 年避免經濟衰退——與英國等其他富裕國家不同。
自周日以來舉行的七國集團會議也認為俄羅斯威脅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是「不可接受的」和「不負責任的核言論」。
今年三月,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俄羅斯將擁有戰術核武器駐紮在白俄羅斯他聲稱這是對英國向烏克蘭提供貧鈾穿甲彈的回應。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塞普·博雷爾抨擊莫斯科的舉動是「升級和對歐洲安全的威脅」。
俄羅斯官員指出,美國在歐洲擁有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