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的支持者來說,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代表了真正的歐洲價值觀:基督教;民族國家的主導地位;政府為大眾服務,而不是為菁英服務。
對他的批評者來說,他是一個機會主義的民粹主義者,只關心自己的權力,並使匈牙利成為歐洲的賤民。
在本週日(4 月 3 日)的選舉中,自 2010 年就任總統的歐爾班面臨著他迄今為止保持權力的最大挑戰。
維克托歐爾班是誰?
1988 年 3 月,歐爾班絕對不是右翼獨裁者。他和布達佩斯附近比博學院的同學——其中許多人將在他的政府中獲得高層職位——組成了青年民主黨聯盟(簡稱青民盟),這是一場表面上以自由主義為導向的運動。
第二年,當布達佩斯的共產主義政權即將崩潰時,他在布達佩斯英雄廣場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第一次嚐到了名聲。
1990 年 4 月,在匈牙利第一次自由選舉中,歐爾班領導的年輕政黨贏得了議會 386 個席位中的 22 個席位。
分析家傾向將歐爾班的政治轉變分為三個階段。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分析師丹尼爾‧赫格杜斯(Daniel Hegedüs)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他首先從自由派政治家轉變為民族保守派,後來又轉變為民粹主義極右翼領導人」。
一方面,這可以歸因於明智的政治。 1990 年至 1994 年間,中右翼政黨領導匈牙利政府,因此反對黨青民盟 (Fidesz) 採取左翼事業是有道理的。
但久拉·霍恩總理的左翼政府從 1994 年到 1998 年卻遭遇了災難。由於經濟衰退,霍恩被迫實施嚴重的私有化和緊縮政策,以換取國外的財政支持。
現在,歐爾班從右翼攻擊執政黨是有道理的。在 1995 年 4 月的一次黨內演說中,他宣稱青民盟「必須尋求與中間偏右政治力量的合作」。
同年,該黨更名為青民盟(Fidesz)-匈牙利公民黨。
但分析家表示,歐爾班多變的本質背後潛藏著更危險的動機。首先,政治立場的轉變使他能夠建立自己的個人權力。 1993年左右,時任青民盟副主席的歐爾班向該黨施壓,要求右傾。結果,自由派成員,包括更受歡迎的加博爾·福多(Gábor Fodor),離開並加入了另一個政黨。此後,歐爾班當選青民盟主席,鞏固了自己作為青民盟無可爭議的人物的地位。
匈牙利出生的記者 Paul Lendvai,在 2017 年的傳記中歐爾班:匈牙利的強人,指出了解釋他職業生涯的另一個性格特徵: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歐爾班 1963 年出生於塞克希費黑瓦爾市附近,家庭為農村中產階級。他是個聰明的學生——他靠獎學金在牛津大學學習了一年——儘管如此,他仍認為自己被其他人視為外省人。 20 世紀 90 年代初,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左翼知識分子的庇護。倫德維寫道,他的自卑感使他特別容易受到盟友「背叛」的感覺,以及主導許多其他政黨的「世界主義親歐派」的感覺。
1998年5月,令許多人驚訝的是,青民盟在該國大選中贏得了議會最多席位,歐爾班成為當時歐洲最年輕的政府首腦。
他透過與中右翼獨立小農黨和匈牙利民主論壇(MDF)的聯盟進入政府。
「1998年至2002年他的第一個政府時期發生在他的民族保守時期,他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自由民主原則,」赫格杜斯說。
2002 年下一次選舉後,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對選舉舞弊和左傾報紙的惡劣對待表示不滿。在反對派中,青民盟進一步偏向政治右派。他的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他開始抱怨《特里亞農條約》,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的協議,該協議剝奪了匈牙利約三分之二的領土和五分之二的匈牙利人,他們發現自己生活在新獨立的鄰國。
2009年,他在黨內閉門會議上發表了一場現在臭名昭著的演講,呼籲建立一個“中央政治力量場”,在未來幾十年裡統治這個國家。赫格杜斯表示,經過近十年的反對,到 2010 年,歐爾班已經能夠打造出「對匈牙利社會大部分人有吸引力的連貫的民族意識形態」。
維克托·歐爾班是如何成功掌權這麼久的?
分析家稱,青民盟在 2010 年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解放了歐爾班的權力,使他能夠在 2012 年修改憲法。
青民盟與其小型衛星黨基督教民主人民黨 (KDNP) 結盟,在 2014 年和 2018 年贏得了議會三分之二多數席位。
在此期間,獨立媒體被關閉,而友善的報紙卻被大量報道。法庭上擠滿了親信。選舉制度被重寫。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尤其是在 2015 年歐洲移民危機期間,歐爾班政府豎起了柵欄,將主要是穆斯林的難民拒之門外。在國際上,歐爾班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專制政府交上了朋友,並在歐盟投票期間保護了這兩個國家的利益。同時,布魯塞爾要求匈牙利改正其做法,現在威脅要限制經濟救濟,直到政治改革進行。
維也納中歐大學政治學教授安德拉斯·博佐基(Andras Bozoki)認為,歐爾班的獨裁傾向從他職業生涯的一開始就存在,他在2003 年將青民盟轉變為一個「高度集權的政黨」。然而,這一點在他執政期間被掩蓋了。1998 年至 2002 年間,歐爾班首次擔任總理,因為他必須與兩個相對強大的政黨聯合執政。
是什麼讓歐爾班繼續掌權?對博佐基來說,這是最大的一次,因為自 2010 年以來實施的政治和憲法變革使歐爾班獲得了巨大的權力。有些變化是微妙的。例如,2014 年,單一選區選出的議員比例(對青民盟有利)在議會 199 個席次中上升至 106 個。其餘人員則按比例代表制任命。在 2018 年的投票中,青民盟僅贏得 49% 的民眾選票,但在議會中獲得了 67% 的席位。
分析家表示,青民盟的許多民粹主義政策確實很受歡迎。國家大力投資福利支出。
博佐基說:“他是一位富有魅力的民粹主義政治家,利用大量的國家宣傳,總是找到與之戰鬥的敵人。”
該國的任何問題通常都會歸咎於歐爾班的主要惡棍:移民、歐盟或匈牙利出生的慈善家喬治·索羅斯,歐爾班聲稱索羅斯試圖從遠處將世界自由主義強加給匈牙利。
歐爾班也很幸運。他於 2010 年上台,當時歐洲經濟正開始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復甦。 2009年匈牙利經濟收縮6.7%,但隨後開始穩定成長。 2018年成長5.4%,創後共產主義時代最大年度增幅。同時,歐爾班很幸運能夠面對分裂的反對派。 2018年大選,近80個政黨參與角逐,其中6個政黨獲得超過1%的選票。
歐爾班面臨著迄今為止最艱難的戰鬥
4 月 3 日,歐爾班面臨截然不同的威脅。
2020 年 12 月,該國最大的六個反對黨以及一些較小的團體和運動同意作為匈牙利團結聯盟的一部分參加 2022 年的選舉。經過廣泛的初選,東南部城市霍德梅佐瓦沙海伊的無黨派市長彼得·馬爾基-扎伊被選為聯盟總理候選人。
三月下旬進行的最新民調有很大差異。智庫共和黨認為青民盟領先反對派聯盟三個百分點。另一位民調專家塔爾薩達洛姆庫塔托 (Társadalomkutató) 表示,它領先 11 個百分點。大多數專家預計青民盟及其初級民主黨合作夥伴會再次獲勝,但他們並不太確定。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於它的。中歐大學的博佐基認為,它的資金要多得多:也許是反對派聯盟的 20 倍左右。青民盟可以利用選舉法為自己謀取利益。
「由於匈牙利不是一個民主國家,而是一個競爭性的獨裁政權,而且不會有自由公正的選舉,青民盟獲勝的機會總是很大,」博佐基補充道。
儘管如此,仍不能排除反對派聯盟的可能性。分析人士指出,民調中有很大一部分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這表明結果可能很接近。
反對派候選人馬爾基-扎伊在某種程度上屬於保守派,這可能會吸引一些青年民主聯盟的支持者和猶豫不決的選民。
無論如何,自由黨都會選擇反對派聯盟。
共和智庫分析師丹尼爾·米科茨認為,即使青民盟獲勝,它也可能會失去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米凱茨表示,這可能會阻礙其改變政治體系的能力,並可能使其更容易受到議會反對派的攻擊,但可能不會對歐爾班的領導風格產生任何影響。青民盟可能會繼續他們的「兩極化的政治方式」。
對一些分析家來說,反對派的勝利將從根本上改變匈牙利。新政府將放棄歐爾班許多最具爭議的政策並放鬆政治體系。它將與歐盟實現和平。如果沒有國家資金,青民盟將很難讓其忠誠的媒體和附屬機構站在一邊。
但匈牙利團結聯盟岌岌可危。它的複合政黨很少在最重要的議題上達成一致。關於應徵候選人的協議一直不穩定。它也是一邊倒的: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它的大部分支持來自兩個政黨,自由民主聯盟(DK)和右翼喬比克黨。實際上如何組成聯合政府是另一回事,如果反對派聯盟下週日意外獲勝,也許最好留到深夜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