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觀點。世界絕不能放棄阿富汗的人權|看法

8月30日晚,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593號決議重申“維護人權,包括婦女、兒童和少數群體人權的重要性”,並鼓勵“各方尋求包容性的、透過談判達成的政治解決方案,並讓婦女充分、平等和有意義地參與。”

然而,就在一週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拒絕了阿富汗獨立人權專員沙哈扎德·阿克巴爾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上圖)的呼籲,即建立一個獨立機制來監測人權狀況。相反,成員國通過了一項協商一致決議,僅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於 2022 年 3 月提供進一步報告和更新,對現有的監督幾乎沒有任何補充。

“高調的言語和憤世嫉俗的無所作為”

多年前,斯雷布雷尼察的恐怖催生了「保護責任」以及人權和人道主義幹預原則。為了防止進一步的暴行和破壞,更廣泛的國際社會必須彌合崇高的言論和憤世嫉俗的無所作為之間的差距,並防止進一步虐待受創傷的人民。

他們還必須抵制將阿富汗交給塔利班的誘惑,並承認阿富汗人是魯莽實驗的附帶損害。這場長達兩年的戰爭持續了太長的時間,但首當其衝的卻是阿富汗人,超過6.5萬名士兵戰死,超過4萬平民傷亡,更不用說受傷的人數不計其數了。

阿富汗的嚴峻局勢只會變得更糟。儘管塔利班承諾特赦民眾,但全國各地每天都在發生針對前政府官員、記者、婦女和人權界的報復行為。如果世界不再關注阿富汗,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國際社會透過具體措施保護最危險和最脆弱人群的機會之窗仍然很小。這應包括在安理會九月晚些時候審查聯阿援助團任務授權時維持和加強聯阿援助團的人權任務授權。

當人權理事會本月再次召開會議時,國際社會也將有機會推動建立強有力的監測機制,以監測、記錄和收集阿富汗各地各方侵犯人權的證據。這可以從國內完成,但如果訪問被拒絕,也可以從外部完成,就像敘利亞等其他情況一樣。

對中國的警告

但要實現這些步驟中的任何一步,都必須得到主要地區參與者的支持,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在安理會決議投票中都投了棄權票。中國在削弱人權理事會決議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嚴重傾向塔利班,押注塔利班有能力鞏固權力、治理國家並防止不穩定局勢破壞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和基礎設施利益。 6 月 28 日,隨著塔利班全面發動軍事攻勢,北京與塔利班進行了外交部長級會面,這是多年來透過巴基斯坦中間人與塔利班合作的巨大轉變。

但中國應該從蘇聯和美國對阿富汗的干預中挑選贏家吸取教訓。儘管塔利班目前盛行,但其在過去十年中統治該國人口稀少地區的記錄充其量只是參差不齊。當專業階層逃離或躲藏時,治理整個國家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除非塔利班兌現其採取更具包容性和寬容態度的承諾,否則塔利班可能會面臨習慣於其權利和自由的民眾日益強烈的抵制。

中國也強烈希望確保塔利班的統治不會導致極端主義者在其後院崛起。人權監測機制可以提供一定的實地可見性,這將是比依賴塔利班的保證更有效的檢查。它還可以成為加強較溫和的塔利班武裝勢力的工具,塔利班武裝已公開表示希望他們的部隊將與阿富汗人民站在一起對抗強硬派分子。

過去兩年來,國際社會的大部分成員發現有必要接受塔利班恢復名譽的說法,以證明其退出是合理的。既然已經發生了逃亡,他們必須共同製定措施,監督塔利班並追究他們的責任,不僅要保護和支持那些處境最危險的人,並向民眾表明,塔利班對他們的福祉進行了投資,而且要充當塔利班的保護者。

麗娜·阿米里(Rina Amiri)是前美國和聯合國高級官員,也是紐約大學國際合作中心的高級研究員。

梅加利 (Hanny Megally) 是聯合國敘利亞調查委員會委員、紐約大學國際合作中心高級研究員兼副主任